|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电网黑启动问题 | 第11-14页 |
| ·电网黑启动概述 | 第11-12页 |
| ·黑启动方案的制定及主要问题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由BPA到RTDS模型转换的研究 | 第15-30页 |
| ·概述 | 第15页 |
| ·仿真工具的特点 | 第15-17页 |
| ·BPA软件的特点 | 第15-16页 |
| ·RTDS的特点 | 第16-17页 |
| ·线路模型的转换 | 第17-19页 |
| ·BPA与RTDS线路模型简介 | 第17-18页 |
| ·从BPA到RTDS模型的转换 | 第18-19页 |
| ·负荷模型的转换 | 第19-20页 |
| ·BPA与RTDS负荷模型简介 | 第19页 |
| ·从BPA到RTDS模型的转换 | 第19-20页 |
| ·变压器模型的转换 | 第20-21页 |
| ·BPA与RTDS变压器模型简介 | 第20页 |
| ·从BPA到RTDS模型的转换 | 第20-21页 |
| ·发电机模型的转换 | 第21-22页 |
| ·BPA与RTDS发电机模型简介 | 第21页 |
| ·从BPA到RTDS模型的转换 | 第21-22页 |
| ·发电机励磁系统模型的转换 | 第22-26页 |
| ·BPA与RTDS发电机励磁系统模型简介 | 第22-23页 |
| ·从BPA到RTDS模型的转换 | 第23-26页 |
| ·原动机及调速系统模型的转换 | 第26-27页 |
| ·BPA与RTDS原动机及调速系统模型简介 | 第26页 |
| ·从BPA到RTDS模型的转换 | 第26-27页 |
| ·BPA与RTDS模型的对比验证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基于RTDS的蒙西电网建模和黑启动方案的仿真研究 | 第30-48页 |
| ·蒙西电网及黑启动方案概述 | 第30-31页 |
| ·黑启动电网建模 | 第31-33页 |
| ·各地区需恢复的重要变电站及负荷 | 第31页 |
| ·各地区恢复电源及启动负荷的确定 | 第31-32页 |
| ·黑启动电网接线及建模 | 第32-33页 |
| ·黑启动仿真的要求 | 第33-35页 |
| ·标幺值的基准值定义 | 第33-34页 |
| ·恢复供电的计算条件 | 第34页 |
| ·电厂的启动 | 第34-35页 |
| ·呼和浩特地区恢复供电方案 | 第35-43页 |
| ·恢复路径选择 | 第35页 |
| ·供电方案仿真分析 | 第35-42页 |
| ·仿真研究小结 | 第42-43页 |
| ·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地区恢复供电方案 | 第43-45页 |
| ·恢复路径选择 | 第43页 |
| ·供电方案仿真分析 | 第43-44页 |
| ·第二阶段恢复供电方案仿真研究小结 | 第44-45页 |
| ·大乌海地区、巴彦淖尔地区、锡林郭勒地区恢复供电方案 | 第45-47页 |
| ·恢复路径选择 | 第45-46页 |
| ·供电方案仿真分析 | 第46页 |
| ·第三阶段恢复供电方案仿真研究小结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风电参与黑启动的研究 | 第48-62页 |
| ·黑启动电源概述 | 第48页 |
| ·风电机组自启动能力分析 | 第48-54页 |
| ·理论分析 | 第48-49页 |
| ·机端电容值的确定 | 第49页 |
| ·仿真分析 | 第49-54页 |
| ·小结 | 第54页 |
| ·风电机组黑启动能力分析 | 第54-59页 |
| ·概述 | 第54-55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 ·仿真分析 | 第56-59页 |
| ·风电参与黑启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59-60页 |
| ·风电参与黑启动的前景预测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