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连续梁桥施工仿真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临时构件受力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悬臂箱梁剪力滞效应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悬浇施工的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的意义 | 第14-15页 |
·悬臂施工的连续梁桥标高控制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悬臂施工重要临时构件受力仿真分析的必要性 | 第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主要原理及内容 | 第17-23页 |
·施工控制的原理与方法 | 第17-19页 |
·结构变形控制 | 第17-18页 |
·结构应力控制 | 第18-19页 |
·结构安全控制 | 第19页 |
·连续桥梁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施工控制误差 | 第21-22页 |
·挂篮及模板定位误差 | 第21-22页 |
·结构刚度误差 | 第22页 |
·浇筑混凝土误差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连续梁桥整体仿真分析及施工阶段结果对比 | 第23-40页 |
·工程项目概况 | 第23页 |
·有限元模拟建立 | 第23-26页 |
·模型单元选取 | 第23-24页 |
·材料参数 | 第24页 |
·计算荷载参数 | 第24-25页 |
·支座边界条件模拟 | 第25页 |
·施工阶段划分 | 第25-26页 |
·主要计算结果 | 第26-30页 |
·主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 第26-27页 |
·主梁挠度计算 | 第27-28页 |
·使用阶段主梁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 第28-29页 |
·使用阶段主梁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 第29页 |
·施工阶段法向应力验算 | 第29-30页 |
·施工阶段结果对比 | 第30-38页 |
·施工阶段应力结果对比 | 第30-32页 |
·施工阶段挠度结果对比 | 第32-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主梁施工过程重要临时构件受力分析 | 第40-67页 |
·挂篮简介 | 第40-41页 |
·主梁承重系统 | 第40页 |
·走行及后锚系统 | 第40页 |
·底模及悬吊系统 | 第40页 |
·模板系统 | 第40-41页 |
·挂篮荷载及材料参数 | 第41-43页 |
·梁段分块荷载计算 | 第41页 |
·结构材料参数取值 | 第41-42页 |
·设计荷载 | 第42页 |
·荷载组合 | 第42页 |
·计算工况 | 第42-43页 |
·挂篮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挂篮构件单元离散 | 第43页 |
·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挂篮计算结果整理 | 第44-57页 |
·工况 1 计算结果 | 第44-51页 |
·工况 2 计算结果 | 第51-57页 |
·托架简介 | 第57-58页 |
·托架设计荷载 | 第58-59页 |
·荷载系数 | 第58页 |
·作用于托架上的荷载 | 第58页 |
·荷载组合 | 第58-59页 |
·托架模型建立 | 第59-60页 |
·托架构件单元离散 | 第59页 |
·托架边界条件 | 第59-60页 |
·托架计算结果整理 | 第60-65页 |
·应力计算结果 | 第60-62页 |
·位移计算结果 | 第62-63页 |
·稳定计算结果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变截面悬臂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 | 第67-85页 |
·有限差分法求解悬臂箱梁剪力滞效应 | 第67-75页 |
·差分法求解剪力滞系数 | 第67-69页 |
·计算变截面悬臂箱梁截面尺寸 | 第69-71页 |
·求解差分方程 | 第71-72页 |
·求解 G 矩阵中系数 | 第72-73页 |
·计算荷载列阵 | 第73页 |
·计算悬臂梁在自重作用下剪力滞系数 | 第73-75页 |
·有限元软件分析悬臂阶段剪力滞效应 | 第75-83页 |
·ANSYS 建模主要步骤 | 第75-76页 |
·板单元选择说明 | 第76-77页 |
·网格划分 | 第77页 |
·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77页 |
·悬臂阶段箱梁顶板正应力横向分布 | 第77-81页 |
·悬臂阶段箱梁底板正应力横向分布 | 第81-83页 |
·小结 | 第83-8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附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