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 ·土地伦理观理论研究 | 第12-16页 |
| ·土地资源价值理论研究 | 第16-19页 |
|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第19-20页 |
| ·研究述评 | 第20-22页 |
| 3 构建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模型 | 第22-33页 |
| ·价值测算角度下土地分类体系 | 第22-24页 |
| ·土地资源的价值测算法 | 第24-27页 |
| ·构建灰色线性规划模型 | 第27-33页 |
| 4 实证研究——以衡南县为例 | 第33-65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3-34页 |
| ·衡南县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 第34-37页 |
| ·衡南县土地资源的价值测算 | 第37-50页 |
| ·衡南县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模型 | 第50-59页 |
| ·结果分析 | 第59-65页 |
| 5 土地伦理观下实现衡南县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的保障措施 | 第65-70页 |
| ·尊重代际公平,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 第65-66页 |
| ·深入土地伦理观念,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 第66-68页 |
| ·基于生态伦理,注重土地生态安全 | 第68-69页 |
| ·土地伦理与法律结合,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 第69-7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71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附录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