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形式的现代性追求--20世纪40、50年代新章回体小说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流变 | 第8-10页 |
二、研究对象、成果与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昙花一现的解放区新章回体小说创作 | 第13-19页 |
·在硝烟弥漫下催生的文学 | 第13-14页 |
·在激烈的文学运动中思考文学 | 第14-17页 |
·在《讲话》指导下实践文学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潮流涌动的50年代新章回体小说创作 | 第19-25页 |
·土生土长的军队作家 | 第19-20页 |
·无法遏制的创作激情 | 第20-21页 |
·新政权合法化的论证 | 第21-23页 |
·新的价值体系的建立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革命英雄:走出历史的“现代侠客” | 第25-35页 |
·传统文化的崇拜 | 第25-27页 |
·主流意识的接纳 | 第27-31页 |
·革命英雄的表现 | 第31-33页 |
·英雄形象的得失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民族形式的现代性追求 | 第35-50页 |
·启蒙与革命:现代性的双重追求 | 第35-38页 |
·新章回体小说的创新尝试 | 第38-50页 |
·回目探源 | 第39-41页 |
·结构设置 | 第41-45页 |
·语言特色 | 第45-47页 |
·接受传播 | 第47-50页 |
第五章 民族形式的再思考 | 第50-57页 |
·对新章回体小说的定位 | 第50-52页 |
·在批评中寄生的尴尬状态 | 第52-54页 |
·关于“红色经典”问题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