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运行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20页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3页
  (一) 研究背景第9页
  (二)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三) 研究意义第11-13页
 二、 国内外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研究综述第13-18页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8-20页
  (一) 研究方法第18页
  (二) 研究框架第18-20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0-25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2页
  (一) 信息第20页
  (二) 政府信息第20-21页
  (三) 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第21-22页
 二、 理论基础第22-25页
  (一) 信息传递与沟通理论第22-23页
  (二) 政府利益理论第23-25页
第二章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现状研究第25-30页
 一、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取得的成就第25-27页
  (一) 政府信息共享的信息源日趋完善:以杭州、上海为例第25-26页
  (二) 政府信息共享的内容日渐完整:以福建省为例第26页
  (三) 政府信息共享的规范日益健全:以北京市为例第26-27页
 二、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一) 政府信息部门化导致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第27页
  (二) 政府部门信息缺乏有效地对比分析和整合第27-28页
  (三) 政府部门提供有限信息难以满足共享需求第28页
  (四) 政府职能部门间缺乏统一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第28-29页
  (五) 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受到传统行政模式制约第29-30页
第三章 政府职能部门信息共享运行机制障碍及危害第30-35页
 一、 政府职能部门信息共享运行机制障碍第30-32页
  (一) 政策保障机制作用不强第30-31页
  (二) 信息管理机制运行不畅第31页
  (三) 共享利益机制协调不力第31-32页
  (四) 共享评价机制效果不佳第32页
 二、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障碍的危害第32-35页
  (一) 突发公共事件处理不当,政府公信力下降第32-33页
  (二) 政府信息重复建设严重,社会成本居高不下第33页
  (三) 各个职能部门协调不力,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第33-35页
第四章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障碍原因分析第35-40页
 一、 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障碍的内因第35页
 二、 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障碍的外因第35-40页
  (一) 传统行政文化的思维惯性第35-36页
  (二) 条块分割的二维管理体制第36-37页
  (三) 公共权力的低效制衡机制第37页
  (四) 政策文件的模糊与冲突第37-38页
  (五) 部门利益的膨胀与失常第38-40页
第五章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运行机制研究第40-48页
 一、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运行机制的组成第40-41页
 二、 政府信息管理机制第41-42页
  (一)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第41页
  (二) 重塑政府业务流程第41-42页
 三、 政策保障机制第42-45页
  (一) 信息共享立法政策第43页
  (二) 标准规范政策第43-44页
  (三) 经济政策第44页
  (四) 技术支持政策第44-45页
 四、 利益机制第45-46页
  (一) 建立有效的政治激励和约束机制第45-46页
  (二) 构筑良好的经济补偿和成本协调机制第46页
 五、 共享评价机制第46-48页
  (一) 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评估的要素第46页
  (二)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评估的原则第46-47页
  (三) 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评估的方法第47页
  (四) 政府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评估的结果应用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开发区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下一篇:城市危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问题研究--以苏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