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引言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肥料利用现状 | 第12页 |
| ·控/缓释肥料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有机肥应用情况 | 第16-17页 |
|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研究目标、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2 试验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第19-26页 |
| ·试验区概况 | 第19-21页 |
| ·试验区基本资料 | 第21-24页 |
| ·试验区气候条件 | 第21页 |
| ·试验区土壤条件 | 第21-23页 |
| ·试验区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 第23-24页 |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 ·试验观测内容与方法 | 第25-26页 |
| ·田间管理 | 第26页 |
| 3 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 | 第26-28页 |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 | 第26-28页 |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 ·数据处理分析 | 第27-28页 |
| 4 不同肥料与节水灌溉耦合对土壤水、盐和养分的变化影响 | 第28-49页 |
| ·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 第28-34页 |
| ·0~20CM 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 | 第31-32页 |
| ·20~40CM 土壤水分含水率动态变化 | 第32页 |
| ·40~60CM 土壤水分含水率动态变化 | 第32-33页 |
| ·60~80CM 土壤水分含水率动态变化 | 第33-34页 |
| ·80~100CM 土壤水分含水率动态变化 | 第34页 |
| ·土壤盐分的动态变化 | 第34-41页 |
| ·播前~抽穗期土壤 EC 动态变化 | 第37-38页 |
| ·花期土壤 EC 动态变化 | 第38-39页 |
| ·灌浆期土壤 EC 动态变化 | 第39-40页 |
| ·收获后土壤 EC 分布变化 | 第40-41页 |
| ·土壤硝态氮的动态变化 | 第41-48页 |
| ·分蘖期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与分布 | 第41-43页 |
| ·抽穗期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与分布 | 第43-44页 |
| ·灌浆期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与分布 | 第44-46页 |
| ·成熟期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与分布 | 第46-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不同肥料与节水灌溉耦合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第48页 |
| ·不同肥料与节水灌溉耦合对土壤 EC 的影响 | 第48-49页 |
| ·不同肥料与节水灌溉耦合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第49页 |
| 5 不同肥料与节水灌溉耦合对小麦生理生育指标的影响 | 第49-63页 |
| ·株高 | 第49-51页 |
| ·叶面积指数 | 第51-53页 |
| ·光合 | 第53-59页 |
| ·净光合速率 | 第54-55页 |
| ·气孔导度 | 第55-56页 |
| ·蒸腾速率 | 第56-57页 |
| ·不同处理下小麦 PN 与 TR、GS 的相关性 | 第57-59页 |
| ·叶绿素 | 第59-61页 |
| ·不同处理对作物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不同肥料与节水灌溉耦合条件下对小麦株高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62页 |
| ·不同肥料与节水灌溉耦合条件下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 ·不同肥料与节水灌溉耦合条件下对小麦叶绿素的影响 | 第63页 |
| 6 不同肥料与节水灌溉耦合对小麦产量及效益影响 | 第63-67页 |
| ·产量分析 | 第63-65页 |
| ·效益分析 | 第65-67页 |
| ·经济效益计算依据 | 第65-66页 |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页 |
| 7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第67-70页 |
| ·主要结论 | 第67-69页 |
| ·存在问题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