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镣铐的舞者—阿斯哈·法 哈蒂导演艺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创作背景 | 第6-7页 |
第二节 阿斯哈·法哈蒂的电影创作历程 | 第7-9页 |
第一章 法哈蒂的影像美学与独特的创作手法 | 第9-22页 |
第一节 多重指涉下的影片内核 | 第9-16页 |
(一) 《与尘共舞》——荒漠中的婚姻绝境 | 第10-11页 |
(二) 《美丽城市》——宗教禁锢下的人性抉择 | 第11-12页 |
(三) 《烟火星期三》——阶级差异下的婚姻内外 | 第12-13页 |
(四) 《关于伊丽》——中产阶级悬秘之旅 | 第13-14页 |
(五) 《一次别离》——分崩离析的家与国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法哈蒂的电影美学 | 第16-22页 |
(一) 新现实主义影像美学 | 第16-19页 |
(二) 指涉现实的人物群像 | 第19-20页 |
(三) 法哈蒂式的悬念设置 | 第20-21页 |
(四) 伊朗式的矛盾冲突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民族烙印下的成功突围 | 第22-25页 |
第一节 国内桎梏下的影像表意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文化差异下的西方赞誉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法哈蒂与中国当代电影 | 第25-29页 |
(一)规避审查擅表意 | 第26-27页 |
(二)人物刻画重质感 | 第27页 |
(三)忠于自然不炫技 | 第27-28页 |
(四)人文关怀寄当下忧思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附件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