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农村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以浙江舟山渔农村为例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现状评述 | 第14-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基本思路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第19-22页 |
| ·政治参与的概念和内涵 | 第19-20页 |
| ·农村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概念和内涵 | 第20-21页 |
| ·社会性别的概念 | 第21-22页 |
| ·社会性别视角在研究农村妇女有序政治参与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 ·推进农村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 | 第25-26页 |
| ·舟山渔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现状 | 第26-30页 |
| ·渔农村妇女政治效能感低 | 第26-27页 |
| ·渔农村妇女权力的边缘化 | 第27-28页 |
| ·渔农村妇女参政比例较低 | 第28页 |
| ·渔农村妇女非制度化参与现象扩大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 | 第30-36页 |
| ·制度因素 | 第30-31页 |
| ·经济因素 | 第31-32页 |
| ·传统文化因素 | 第32-33页 |
| ·社会因素 | 第33-34页 |
| ·妇女自身因素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推进农村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和建议 | 第36-45页 |
| ·不断完善农村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供给 | 第36-39页 |
|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 第36-37页 |
| ·保障基层妇联组织的权力 | 第37-38页 |
| ·拓宽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渠道 | 第38-39页 |
| ·不断促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 | 第39-41页 |
| ·提高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 | 第40页 |
| ·加强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 | 第40-41页 |
| ·具体落实社会性别意识 | 第41页 |
| ·不断优化农村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主体性条件 | 第41-45页 |
| ·提高农村妇女的经济地位 | 第41-43页 |
| ·提高农村妇女自身素质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附录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