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图目录 | 第9-10页 |
表目录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3页 |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农村信息服务的概念 | 第13页 |
·农业信息服务的概念 | 第13页 |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概念 | 第13-14页 |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和农村信息服务三者之间的比较 | 第14-15页 |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概念 | 第15-16页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3 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 第23-38页 |
·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简介 | 第23-29页 |
·基于“农技110”平台的服务体系 | 第23-25页 |
·基于“12316”平台的服务体系 | 第25-26页 |
·基于“星火科技12396”平台的服务体系 | 第26-27页 |
·基于三种体系的创新体系 | 第27-29页 |
·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29-33页 |
·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信息化基础建设不完善 | 第33页 |
·行为主体的信息化意识薄弱、信息利用能力不强 | 第33-34页 |
·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合、传播缺乏标准化 | 第34页 |
·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度较低 | 第34页 |
·体系的协调性较差 | 第34-35页 |
·体系和子系统缺乏规范 | 第35-36页 |
·体系的实际利用率不高 | 第36-38页 |
4 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模型 | 第38-45页 |
·协同理论 | 第38-39页 |
·协同ASTISS模型分析 | 第39-43页 |
·子系统和要素的划分 | 第39-40页 |
·序参量的功能与任务 | 第40页 |
·序参量对子系统及其要素的政策支持和宏观调控 | 第40-43页 |
·协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优势功能 | 第43-45页 |
5 优化协同体系的相关建议 | 第45-4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