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干扰协调的高能效理论和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13页 |
·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主要结构安排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绿色通信与协同通信 | 第14-29页 |
·绿色通信研究背景 | 第14-23页 |
·绿色通信的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绿色通信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绿色通信未来研究热点 | 第17-23页 |
·网络能效理论 | 第18-20页 |
·用户群体行为建模与高能效服务方法 | 第20-22页 |
·基站关闭与小区呼吸 | 第22-23页 |
·协同通信的发展趋势 | 第23-28页 |
·中继 | 第24-25页 |
·分布式天线 | 第25-26页 |
·多小区协作 | 第26页 |
·多点协作和群小区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异构网络的干扰协调管理 | 第29-52页 |
·异构网络概述 | 第29-30页 |
·异构网络中不同类型基站的常见能耗模型 | 第30-38页 |
·线性基站功耗模型 | 第30-34页 |
·线性模型1 | 第30-31页 |
·线性模型2 | 第31-32页 |
·线性模型3 | 第32-34页 |
·欧盟EARTH提出的基站功耗模型 | 第34-37页 |
·网络功耗模型 | 第37-38页 |
·一种异构网络节能通信的干扰协调方法 | 第38-50页 |
·数学模型 | 第38-42页 |
·系统场景 | 第38-39页 |
·感知干扰模型 | 第39-41页 |
·所采用的线性能耗模型 | 第41页 |
·节能方程的建立 | 第41-42页 |
·多目标非线性优化与VEPSO算法 | 第42-45页 |
·决策空间与效用函数的确定 | 第42-43页 |
·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43页 |
·VEPSO算法 | 第43-45页 |
·数值仿真 | 第45-50页 |
·仿真参数 | 第45-46页 |
·静态仿真结果 | 第46-47页 |
·动态仿真结果 | 第47-50页 |
·针对异构网络的干扰管理策略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多点协作传输下的能效研究 | 第52-64页 |
·CoMP技术简介 | 第52-54页 |
·CoMP原理与分类 | 第52-53页 |
·下行CoMP实现的基本方式 | 第53-54页 |
·联合调度/协同波束赋形(CS/CB) | 第53-54页 |
·联合处理(JP) | 第54页 |
·无线信道容量计算 | 第54-55页 |
·能效理论 | 第55-56页 |
·能效的引入 | 第55页 |
·能效定义 | 第55-56页 |
·一种能效优先的两点协作传输系统下行功率分配方案 | 第56-63页 |
·数学模型 | 第57-58页 |
·功率分配方案的闭式解 | 第58-61页 |
·古诺竞争模型与斯塔克伯格竞争模型 | 第58页 |
·采用纳什均衡斯塔克伯格模型的优化问题闭式解 | 第58-61页 |
·仿真结果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全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64页 |
·下一步工作方向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