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几种多钼酸盐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白光 LED第12-14页
     ·白光 LED 的发展与现状第12-13页
     ·白光 LED 的种类第13页
     ·白光 LED 的技术方案第13-14页
   ·稀土发光材料第14-16页
     ·稀土发光材料的概述及分类第14-15页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第15-16页
     ·稀土离子的能量传递第16页
 l.3 稀土离子掺杂白光 LED 荧光粉的特性及存在问题第16-17页
     ·稀土离子掺杂白光 LED 荧光粉的特性第16页
     ·稀土离子掺杂 LED 荧光粉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白光 LED 用红色荧光粉第17-18页
     ·硫化物体系和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体系第17页
     ·氮化物体系红光荧光材料第17-18页
     ·石榴石体系红色荧光粉第18页
     ·ZnO 基体系红色荧光粉第18页
   ·白光 LED 用钼酸盐红色荧光粉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第19-22页
     ·研究目的第19-20页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研究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2-26页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第22-23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22页
     ·实验仪器第22-23页
   ·样品的表征方法第23-26页
     ·样品的差热-热重分析(DTA-TG)第23页
     ·样品的晶体结构分析(XRD)第23页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23页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IR)第23-24页
     ·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第24页
     ·发光性质测量第24页
     ·样品色坐标分析第24-26页
第三章 层状结构 Na_5Zn_2Gd(MoO_4)_6: 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26-36页
   ·引言第26页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第26-27页
     ·样品的制备第26-27页
     ·样品的表征第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5页
     ·Na_5Zn_2Gd(MoO_4)_6: Eu~(3+)的差热-热重分析第27-28页
     ·Na_5Zn_2Gd(MoO_4)_6: Eu~(3+)的结构和形貌第28-30页
     ·Na_5Zn_2Gd(MoO_4)_6: Eu~(3+)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0页
     ·Na_5Zn_2Gd(MoO_4)_6: Eu~(3+)的紫外-可见光谱第30-31页
     ·Na5Zn2Gd(MoO4)6: Eu~(3+)的光谱特性第31-33页
     ·Eu~(3+)的掺杂浓度和柠檬酸含量对发光强度的影响第33-34页
     ·Na_5Zn_2Gd(MoO_4)_6: Eu~(3+)的色坐标分析第34-35页
   ·结论第35-36页
第四章 Eu~(3+)掺杂 Na_(2.4)Mg_(0.8)(MoO_4)_2和 Na_(0.35)BaMo_8O_(16)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质研究第36-44页
   ·引言第36页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第36-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3页
     ·样品的 XRD 分析第37-38页
     ·样品的形貌分析第38页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8-39页
     ·样品的光谱特性第39-41页
       ·样品的激发光谱图分析第39-40页
       ·样品的发射光谱图分析第40-41页
     ·Eu~(3+)的掺杂浓度对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第41-42页
     ·样品的色坐标分析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第五章 双稀土共掺杂 Na_2Sr(MoO_4)_2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第44-52页
   ·引言第44页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第44-45页
     ·样品的制备第44-45页
     ·样品的表征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1页
     ·Na_2Sr_(1-x-)(MoO_4)_2: Eux3+、Gdy3+的 XRD 分析第45-46页
     ·Na_2Sr_(1-x-)(MoO_4)_2: Eux3+、Gdy3+的形貌分析第46页
     ·Na_2Sr_(1-x-)(MoO_4)_2: Eux3+、Gdy3+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6-47页
     ·Na_2Sr_(1-x-)(MoO_4)_2: Eu3+x、Gdy3+的光谱特性第47-48页
       ·样品的激发光谱图第47-48页
       ·样品的发射光谱图第48页
     ·Eu3+、Gd~(3+)的掺杂浓度和柠檬酸含量对发光强度的影响第48-50页
     ·样品的色坐标分析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第六章 总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u3+和Gd3+共掺杂锆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水溶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及TiO2/Fe3O4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