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向方面的嵌入式软件产品线建模方法及其支持工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背景知识 | 第16-24页 |
·软件产品线 | 第16-18页 |
·特征和特征模型 | 第18-19页 |
·正交变化模型 | 第19-20页 |
·软件架构 | 第20-21页 |
·面向方面软件开发 | 第21-24页 |
·面向方面需求工程 | 第21页 |
·面向方面软件架构 | 第21页 |
·面向方面编程 | 第21-22页 |
·面向方面编程语言——AspectJ | 第22-24页 |
第3章 基于面向方面的嵌入式软件产品线建模方法 | 第24-45页 |
·方法概述 | 第24-26页 |
·基于面向方面的嵌入式软件产品线需求工程 | 第26-34页 |
·基于面向方面的嵌入式软件产品线需求工程概述 | 第26-27页 |
·识别涉众需求和关注点 | 第27-29页 |
·关注点与涉众需求建立粗糙关系 | 第29-30页 |
·识别主关注点与候选方面 | 第30页 |
·组合 | 第30-31页 |
·处理冲突 | 第31-32页 |
·校验需求 | 第32页 |
·对关注点进行分类 | 第32-34页 |
·关注点组织 | 第34页 |
·识别特征 | 第34-36页 |
·特征组织 | 第34-35页 |
·特征划分 | 第35-36页 |
·识别和诱导特征 | 第36页 |
·特征建模 | 第36-38页 |
·建立特征模型 | 第36-37页 |
·特征模型视图 | 第37-38页 |
·验证和确认特征模型 | 第38页 |
·方面与特征关联模型 | 第38页 |
·建立正交变化模型 | 第38-39页 |
·定义参考架构 | 第39-42页 |
·架构视图 | 第39页 |
·在架构中使用方面 | 第39-40页 |
·参考架构层次划分 | 第40页 |
·参考架构构建过程 | 第40-42页 |
·应用需求工程 | 第42-43页 |
·需求差异分析 | 第43页 |
·定制应用变化模型 | 第43页 |
·定制应用架构 | 第43-44页 |
·应用实现 | 第44-45页 |
·配置可重用组件 | 第44页 |
·实现特定应用组件 | 第44-45页 |
第4章 便携多媒体播放器实例分析 | 第45-60页 |
·领域工程 | 第45-56页 |
·基于面向方面的嵌入式软件产品线需求工程 | 第45-47页 |
·识别特征 | 第47-48页 |
·特征建模 | 第48-52页 |
·领域方面与特征关联特征模型建模 | 第52-53页 |
·领域正交变化模型 | 第53-54页 |
·定义参考架构 | 第54-56页 |
·领域实现 | 第56页 |
·应用工程 | 第56-60页 |
·应用需求工程与需求差异分析 | 第56页 |
·定制应用变化模型 | 第56-58页 |
·确定应用架构 | 第58-60页 |
第5章 支持工具设计与实现 | 第60-65页 |
·支持工具设计 | 第60-61页 |
·支持工具实现 | 第61-6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总结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