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绪论 | 第13-20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一)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5页 |
四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一)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6页 |
五 微博的概况简介 | 第16-20页 |
(一) 微博的概念界定 | 第16页 |
(二) 新浪微博功能简介 | 第16-17页 |
(三) 微博的优势特点 | 第17-18页 |
(四) 传统杂志媒体使用新浪微博的现状简析 | 第18-20页 |
第一章 传统杂志媒体与微博的传播特征分析 | 第20-27页 |
一 传播主体分析 | 第20-21页 |
(一) 传播主体的专业性与草根性 | 第20-21页 |
(二) 舆论领袖明星化方面杂志媒体存在先天劣势 | 第21页 |
二 传播内容分析 | 第21-23页 |
(一) 传播内容的深度化与碎片化 | 第21-22页 |
(二) 传播内容的延续性与多元化 | 第22-23页 |
三 传播渠道分析 | 第23-24页 |
(一) 网络媒介时效性优势显著 | 第23页 |
(二) 纸质媒介价格成本较高 | 第23页 |
(三) 纸质媒介的有效信息量与信息利用率较高 | 第23-24页 |
(四) 网络媒介传播方式具有多元化优势 | 第24页 |
四 传播对象分析 | 第24-25页 |
(一) 目标受众的高端化与平民化 | 第24-25页 |
(二) 反馈与互动的滞后性与及时性 | 第25页 |
五 传播效果分析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传统杂志媒体与微博跨媒体合作的动机与成效 | 第27-34页 |
一 从使用与满足角度出发的媒介合作动机 | 第27页 |
二 传统杂志媒体与微博跨媒体合作的成效 | 第27-34页 |
(一) 传受双方的融合实现自我认同需求 | 第28-29页 |
(二) 版面风格的融合满足消遣娱乐需求 | 第29-30页 |
(三) 传播渠道的融合实现环境监测需求 | 第30-32页 |
(四) 功能性互补满足人际关系的需求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传统杂志媒体与微博跨媒体合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34-38页 |
一 杂志内容渐趋娱乐化 | 第34页 |
二 杂志官方微博的建设存在盲目性 | 第34-38页 |
(一) 杂志官方微博重“量”而轻“质” | 第35页 |
(二) 杂志官方微博的内容缺乏准确定位,转载多于原创 | 第35-37页 |
(三) 杂志官方微博的发布形式缺乏包装设计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传统杂志媒体与微博互动合作的发展方向思考 | 第38-42页 |
一 杂志内容要注重社会性与规范性 | 第38页 |
(一) 选题要更加注重社会性 | 第38页 |
(二) 语言使用要更加注重规范性 | 第38页 |
二 官方微博建设要把握科学性与规律性 | 第38-42页 |
(一) 加强互动性建设,培养舆论领袖和活跃用户 | 第38-39页 |
(二) 找准自身定位,把握微博的发布规律 | 第39-40页 |
(三) 主动进行议程安排,开展微博活动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资料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