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1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要求 | 第8-9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是时代使命 | 第9-10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10-11页 |
四、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 第11页 |
第一章 人性、人性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内涵 | 第11-21页 |
一、 人性内涵 | 第11-16页 |
(一) 中国古代人性讨论 | 第11-13页 |
(二) 西方人性预设 | 第13-14页 |
(三) 马克思的人性思想 | 第14-16页 |
二、 人性化内涵 | 第16-18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内涵 | 第18-21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 第18-19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利益出发 | 第19-20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21-26页 |
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缺失的表现 | 第21-24页 |
(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物质需要的忽视违背了人的“自然性” | 第21页 |
(二)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压抑和消解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 第21-22页 |
(三)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甚至抹杀人丰富多彩的“个性” | 第22-23页 |
(四)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人的“目的性” | 第23-24页 |
二、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一) 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 | 第24页 |
(二) 客观历史条件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三)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灌输理论”简单化理解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有效途径 | 第26-41页 |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第26-28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点从“社会需要”转向“现实的人” | 第27-28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知识论”到“生存论”的转向 | 第28页 |
二、 创新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第28-32页 |
(一)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注重更新和发展 | 第29-30页 |
(二)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增强针对性和层次性 | 第30-31页 |
(三)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注重全面性和整体性 | 第31-32页 |
三、 丰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32-35页 |
(一) 注重情感教育 | 第32-33页 |
(二) 平等交往对话 | 第33页 |
(三) 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分析 | 第33-34页 |
(四) 采用现代化手段 | 第34-35页 |
(五) 加强隐性教育 | 第35页 |
四、 营造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35-41页 |
(一)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 第35-37页 |
(二)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 第37-38页 |
(三) 优化社会整体环境,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 第38-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