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四、本文的写作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控制股东及其控制权滥用 | 第14-24页 |
第一节 控制股东的界定 | 第14-19页 |
一、 “控制”与“控制股东”的含义 | 第14-16页 |
二、 控制股东存在的主要形态 | 第16-19页 |
第二节 控制股东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9-20页 |
一、 控制股东与控股股东 | 第19-20页 |
二、 控制股东与大股东 | 第20页 |
三、 控制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 第20页 |
第三节 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表现 | 第20-22页 |
一、 表决权的滥用 | 第20-21页 |
二、 透过董事会及管理层滥用控制权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危害 | 第22-23页 |
一、 对上市公司的危害 | 第22页 |
二、 对中小投资者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三、 对证券市场的损害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对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进行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第一节 对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进行法律规制的法理学基础 | 第24-25页 |
一、 诚实信用原则 | 第24页 |
二、 公序良俗原则 | 第24-25页 |
三、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 第25页 |
四、 股东实质平等原则 | 第25页 |
第二节 对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进行法律规制的经济学基础 | 第25-27页 |
一、 残缺产权收益理论 | 第25-26页 |
二、 契约非完备性收益理论 | 第26页 |
三、 共享监督成果理论 | 第26-27页 |
四、 信息非对称理论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对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进行法律规制的外国法考察 | 第28-37页 |
第一节 防御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法律规制 | 第28-31页 |
一、 关于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的法律规定 | 第28-29页 |
二、 关于股东滥用表决权的法律规制 | 第29-30页 |
三、 赋予少数股东制衡控制股东权利的立法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对股东侵权的救济措施的规定 | 第31-33页 |
一、 股东直接诉讼权 | 第31-32页 |
二、 股东派生诉讼权 | 第32-33页 |
三、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 | 第33页 |
第三节 对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民事责任的规定 | 第33-36页 |
一、 滥用控制权对公司、其他股东的赔偿责任 | 第33-34页 |
二、 滥用控制权对债权人的责任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我国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现实考察 | 第37-45页 |
第一节 我国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基本样态 | 第37-41页 |
一、 关联交易 | 第37-38页 |
二、 欺诈行为 | 第38页 |
三、 侵占上市公司资金 | 第38-39页 |
四、 股利分配不规范 | 第39-40页 |
五、 利润操纵 | 第40页 |
六、 再融资陷阱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我国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一、 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 | 第41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 第41-42页 |
三、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我国对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进行法律规制的现状与缺陷 | 第45-57页 |
第一节 我国对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进行法律规制的现状 | 第45-49页 |
一、 规制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二、 规制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具体规定 | 第46-49页 |
第二节 我国对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进行法律规制的缺陷 | 第49-56页 |
一、 规制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原则性规定存在着冲突和不足 | 第49-50页 |
二、 规制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具体规定存在着缺陷 | 第50-54页 |
三、 规制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法律水平低下 | 第54-55页 |
四、 不同的控制股东主体义务相混淆 | 第55-56页 |
五、 追究控制股东责任的途径不完备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对我国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之完善 | 第57-72页 |
第一节 寻求控制股东权力和非控制股东权利的平衡 | 第57-65页 |
一、 规制控制股东的权力 | 第57-63页 |
二、 赋予非控制股东制衡控制股东的权利 | 第63-65页 |
第二节 完善对控制股东侵权行为进行法律救济的措施 | 第65-68页 |
一、 股东直接诉讼 | 第65页 |
二、 股东间接诉讼 | 第65-67页 |
三、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 | 第67-68页 |
第三节 完善追究控制股东责任的机制 | 第68-71页 |
一、 完善控制股东的民事责任 | 第68-70页 |
二、 完善救济方式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