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31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 ·森林游憩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29-30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0页 |
| ·研究范畴 | 第30页 |
| ·研究角度 | 第30页 |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 2. 城市森林游憩建设项目理论研究 | 第31-52页 |
| ·概念界定 | 第31-32页 |
| ·城市森林的概念界定 | 第31页 |
| ·游憩与旅游的概念界定 | 第31-32页 |
| ·相关理论 | 第32-37页 |
| ·森林学 | 第32页 |
| ·生态学 | 第32-34页 |
| ·美学 | 第34-35页 |
| ·环境医学 | 第35页 |
| ·旅游学相关理论 | 第35-37页 |
| ·波斯顿咨询公司产品组合理论 | 第37页 |
| ·项目建设原则 | 第37-39页 |
| ·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 ·市场导向原则 | 第38页 |
| ·系统与分区原则 | 第38页 |
| ·主题及特色原则 | 第38-39页 |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39页 |
| ·城市森林游憩项目建设主要目的 | 第39-40页 |
| ·城市森林游憩项目特征分析 | 第40-45页 |
| ·SWOT分析 | 第40-41页 |
| ·保健特征 | 第41-44页 |
| ·空间及文化特征 | 第44-45页 |
| ·城市森林游憩活动的类型及项目建设程序 | 第45-47页 |
| ·城市森林游憩活动的类型 | 第45-47页 |
| ·城市森林游憩项目建设程序 | 第47页 |
| ·城市森林游憩项目的游憩体验与适宜性分析 | 第47-52页 |
| ·游憩机会谱(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ROS) | 第47-49页 |
| ·城市森林游憩项目的适宜性分析 | 第49-52页 |
| 3. 苏仙岭城市森林保健中心项目研究 | 第52-83页 |
| ·基本情况 | 第53-60页 |
| ·自然条件 | 第53-54页 |
| ·社会与经济文化情况 | 第54页 |
| ·资源现状 | 第54-60页 |
| ·苏仙岭风景名胜区城市森林游憩项目建设现状 | 第60页 |
| ·综合分析 | 第60页 |
| ·苏仙岭城市森林保健中心项目建设内容 | 第60-82页 |
| ·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61页 |
| ·建设用地 | 第61页 |
| ·游客调查与市场分析 | 第61-71页 |
| ·苏仙岭风景名胜区的ROS分析 | 第71-73页 |
| ·苏仙岭城市森林保健中心市场定位 | 第73-74页 |
| ·苏仙岭城市森林保健中心建设场地分析 | 第74页 |
| ·保健中心项目的适宜性分析 | 第74-75页 |
| ·城市森林保健中心项目策划 | 第75-77页 |
| ·保健中心项目的波斯顿矩阵分析 | 第77页 |
| ·苏仙岭城市森林保健中心项目布局及建设模式 | 第77-82页 |
| ·城市森林保健中心总体建设要求 | 第82页 |
| ·城市森林游憩保健中心效益简析 | 第82-83页 |
| 4. 结论和展望 | 第83-86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不足和展望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4页 |
| 附录A 调查表 | 第94-96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97页 |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