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7-13页 |
第一章 引言(绪论) | 第13-21页 |
·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化学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调节Keap1-Nrf2-ARE信号通路 | 第13-14页 |
·抑制NF-κB信号通路 | 第14-15页 |
·抑制STAT3信号通路 | 第15页 |
·酸浆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甾体类 | 第15-17页 |
·酸浆苦味素类(physalin) | 第15-16页 |
·睡茄内酯类(withanolide) | 第16-17页 |
·黄酮类 | 第17-18页 |
·甾醇类 | 第18-19页 |
·其它类成分 | 第19页 |
·酸浆属植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癌症化学预防作用 | 第19页 |
·抗炎作用 | 第19-20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20页 |
·抗菌作用 | 第20页 |
·镇痛作用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基于UPLC-MS技术发现毛酸浆中的withanolide类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 | 第21-23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实验结果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毛酸浆化学成分及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研究 | 第23-43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毛酸浆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第24-25页 |
·植物来源与鉴定 | 第24页 |
·植物提取与分离 | 第24-25页 |
·毛酸浆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 | 第25-40页 |
·毛酸浆化学成分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的测定 | 第40-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毛酸浆化学成分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筛选结果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UPLC-MS技术发现挂金灯中的physalin类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 | 第43-45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实验结果 | 第43-45页 |
·挂金灯提取物与GSH结合 | 第43-44页 |
·挂金灯中physalin与GSH结合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挂金灯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 第45-55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挂金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第45-47页 |
·植物来源与鉴定 | 第45-46页 |
·植物提取与分离 | 第46-47页 |
·挂金灯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 | 第47-53页 |
·挂金灯physalin化学成分抗炎活性的测定 | 第53-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挂金灯physalin化学成分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 第54-55页 |
第六章 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physalin A对IKKβ蛋白烷基化位点研究 | 第55-59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55页 |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利用micrOTOF-MS技术确定physalin A与IKKββ的结合位点 | 第56-59页 |
第七章 挂金灯活性部位治疗佐剂诱导性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症的研究 | 第59-65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59-60页 |
·实验仪器 | 第59-60页 |
·实验材料 | 第60页 |
·动物 | 第60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的制备 | 第60页 |
·动物分组及给药 | 第60-61页 |
·分组方法 | 第60页 |
·给药方法 | 第60-61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61页 |
·一般体征及体重变化 | 第61页 |
·大鼠左后足容积测定 | 第61页 |
·统计分析 | 第61-6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2-65页 |
·对AA模型大鼠状态及体重的影响 | 第62-63页 |
·对AA模型大鼠左后足肿胀体积变化的影响 | 第63-65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