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引言 | 第11页 |
·纳米材料的液相法制备 | 第11-12页 |
·水热合成法 | 第11-12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2页 |
·微乳液法 | 第12页 |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氧化锌的主要性质 | 第12-13页 |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氧化锡的主要性质 | 第14页 |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评价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各项指标 | 第17-18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0-21页 |
2 氧化锌纳米球的微波水热合成与表征 | 第21-31页 |
·引言 | 第21页 |
·实验过程 | 第21-2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氧化锌纳米球的制备 | 第22页 |
·氧化锌纳米球的改性及复合乳液的制备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产物的 XRD 分析 | 第23-24页 |
·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24-25页 |
·微波水热温度对产物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25页 |
·水热时间对产物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25-26页 |
·溶剂体系对产物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26-27页 |
·产物的热分析 | 第27-28页 |
·产物的红外分析 | 第28页 |
·复合乳液成膜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二氧化锡微球的微波水热合成与表征 | 第31-49页 |
·引言 | 第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1-32页 |
·二氧化锡微球的制备 | 第32页 |
·分析与表征 | 第32-33页 |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8页 |
·不同微波水热温度下合成产物的 XRD 分析 | 第34-35页 |
·不同微波水热温度下合成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35-36页 |
·产物的热重分析 | 第36页 |
·热处理对产物的影响 | 第36-40页 |
·不同 PEG 分子量对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 PEG-6000 添加量对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1页 |
·不同尿素添加量对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1-42页 |
·二氧化锡微球的生长机理初探 | 第42-43页 |
·二氧化锡微球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43-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初步研究 | 第49-56页 |
·引言 | 第49页 |
·实验过程 | 第49-5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9-50页 |
·二氧化锡薄膜的制备 | 第50页 |
·氧化锌薄膜的制备 | 第50-51页 |
·碳对电极的制备 | 第51页 |
·二氧化锡、氧化锌薄膜的敏化 | 第51-52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 第52-53页 |
·薄膜表面形貌分析 | 第53-54页 |
·二氧化锡薄膜表面形貌的 SEM 分析 | 第53页 |
·碳混合薄膜表面形貌的 SEM 分析 | 第53-54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