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概念和属性 | 第11-17页 |
第一节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概念及特征 | 第11-13页 |
一、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概念 | 第11-12页 |
(一)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类型 | 第11-12页 |
二、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特征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属性 | 第13-17页 |
一、 理论界的几种观点 | 第13-16页 |
二、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范畴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保护现状和保护障碍 | 第17-24页 |
第一节 我国对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保护的现状 | 第17-18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17页 |
二、 司法现状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我国虚拟财产犯罪的罪名理论与法律障碍 | 第18-24页 |
一、 侵犯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犯罪的类型 | 第18-21页 |
(一) 盗窃罪 | 第19-20页 |
(二) 诈骗罪 | 第20页 |
(三) 侵犯通信自由罪 | 第20-21页 |
(四)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 第21页 |
二、 相关罪名之间的区别 | 第21-22页 |
(一) 以网络虚拟财产为对象的盗窃罪与破坏计算机系统罪 | 第21-22页 |
(二) 以网络虚拟财产为对象的盗窃罪与侵犯通信自由罪罪 | 第22页 |
三、 刑法保护的法律障碍 | 第22-23页 |
四、 司法解决对策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刑法保护之路径探讨 | 第24-34页 |
第一节 刑法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4-28页 |
一、 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二、 刑法保护的可行性 | 第25-28页 |
(一)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可以作为犯罪对象 | 第25-26页 |
(二) 侵犯网络游戏虚拟财产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 第26页 |
(三) 国际有先行的立法例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刑法保护的基本思路和立法建议 | 第28-32页 |
一、 刑法保护的基本思路 | 第28-29页 |
二、 刑法保护的立法建议 | 第29-30页 |
三、 刑法保护体系的权宜之计与长远之策 | 第30-31页 |
四、 完善其它部门法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保护 | 第31-32页 |
(一) 明确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范畴 | 第31页 |
(二) 明确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权利主体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司法认定问题的讨论 | 第32-34页 |
一、 犯罪数额的认定 | 第32-33页 |
二、 证据的认定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附件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