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彩色图像处理基础理论 | 第14-24页 |
·颜色空间介绍 | 第14-16页 |
·HARRIS角点检测 | 第16-17页 |
·形态学 | 第17-18页 |
·阈值分割算法 | 第18-20页 |
·人脸检测 | 第20-22页 |
·adboost分类器 | 第20-21页 |
·Haar-like特征 | 第21-22页 |
·基于面部结构的口唇粗定位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口唇检测与定位算法研究 | 第24-42页 |
·嘴唇的颜色特征 | 第24-25页 |
·口唇定位算法 | 第25-28页 |
·Chromatic Feature Extraction算法 | 第26-27页 |
·Red Exclusion算法 | 第27页 |
·色度分布差异法 | 第27-28页 |
·基于LAB空间的口唇定位算法 | 第28-33页 |
·口唇区域在Lab空间的颜色分布 | 第28-30页 |
·嘴唇区域分割 | 第30-33页 |
·口唇区域的关键特征点提取 | 第33-39页 |
·口唇区域关键点的提取 | 第33-37页 |
·使用投影法初始定位嘴唇特征点 | 第37-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唇部特征提取 | 第42-53页 |
·口唇的可变形模板 | 第42-43页 |
·可变形模板 | 第42页 |
·口唇的可变形模板 | 第42-43页 |
·基于可变形模板的口唇轮廓提取算法 | 第43-47页 |
·口唇初始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能量函数 | 第44-47页 |
·变形模板的求解过程 | 第47页 |
·嘴唇特征定位实验 | 第47-52页 |
·实验数据库 | 第47-48页 |
·口唇关键点定位验证 | 第48-51页 |
·口唇轮廓提取验证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口唇跟踪 | 第53-63页 |
·粒子滤波 | 第53-54页 |
·粒子滤波的提出 | 第53-54页 |
·粒子滤波的问题 | 第54页 |
·基于粒子滤波的口唇跟踪 | 第54-56页 |
·口唇跟踪状态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口唇跟踪观测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嘴唇特征点跟踪 | 第56-58页 |
·口唇跟踪实验 | 第58-62页 |
·特征框大小与跟踪精度的关系 | 第58-59页 |
·粒子数的选取 | 第59-60页 |
·实验结果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总结 | 第63-64页 |
·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