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我国传统出版业发展状况与面临的挑战 | 第14-21页 |
一、 对传统出版业的界定 | 第14页 |
二、 我国传统出版业的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一) 发展速度快,总体规模显著扩大 | 第14-15页 |
(二) 体制改革深入,促进了传统出版业的繁荣 | 第15-16页 |
(三) 一些传统出版单位尝试数字出版业务的拓展 | 第16-17页 |
三、 我国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发展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 第17-21页 |
(一) 在数字化大环境下,传统出版物的销量下降 | 第17-19页 |
(二) 数字技术冲击了传统出版业的业务流程 | 第19-20页 |
(三) 数字出版给传统出版单位的生存空间带来巨大的冲击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状况 | 第21-32页 |
一、 对数字出版及数字出版产业的界定 | 第21页 |
二、 数字出版的特点 | 第21-23页 |
(一) 数字出版的虚拟化与开放性 | 第21-22页 |
(二) 数字出版科技含量高 | 第22页 |
(三) 数字出版流通的网络化 | 第22页 |
(四) 数字出版的交互性和增值性 | 第22页 |
(五) 数字出版成本低、低碳环保 | 第22-23页 |
(六) 数字出版及时化 | 第23页 |
三、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 第23-25页 |
(一) 各级政府的支持 | 第23-24页 |
(二) 第三产业发展强劲,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营造了较好的经济环境 | 第24-25页 |
(三) 数字出版技术不断完善 | 第25页 |
(四) 读者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 | 第25页 |
四、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25-30页 |
(一) 发展势头强劲 | 第25-26页 |
(二) 地区发展不平衡 | 第26页 |
(三) 手机出版成为新亮点 | 第26-27页 |
(四) 传统出版社涉足发展数字出版业务 | 第27页 |
(五) 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 第27-30页 |
五、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30-32页 |
(一) 跨媒体出版将成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 | 第30-31页 |
(二) 数字出版将向个性化按需定制的方向发展 | 第31-32页 |
(三) 娱乐化和碎片化内容消费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 第32页 |
(四) 数字出版向无线移动方向发展 | 第32页 |
第三章 我国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的转型 | 第32-44页 |
一、 我国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有利条件 | 第32-35页 |
(一) 传统出版业具备丰富的内容资源 | 第33页 |
(二) 传统出版业拥有丰富的读者资源 | 第33-34页 |
(三) 传统出版业具备较为知名的品牌优势 | 第34页 |
(四) 借鉴国外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 | 第34-35页 |
二、 我国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路径 | 第35-38页 |
(一) 理念和观念的转型 | 第35-37页 |
(二) 技术和人才的转型 | 第37-38页 |
(三) 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转型 | 第38页 |
(四) 单一盈利模式向复合多元化盈利模式的转型 | 第38页 |
三、 我国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一) 版权保护无法适应网络环境下数字出版的发展 | 第38-39页 |
(二) 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 第39页 |
(三) 盈利模式问题 | 第39-40页 |
(四) 复合型人才缺乏 | 第40页 |
四、 我国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 第40-44页 |
(一) 完善政策法规,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 第40页 |
(二) 实行跨媒体融合策略 | 第40-41页 |
(三) 探索适合的盈利模式 | 第41-42页 |
(四) 培养复合型人才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