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摄像机标定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摄像机标定的含义 | 第12-13页 |
·摄像机标定方法分类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摄像机标定理论基础 | 第18-32页 |
·摄像机标定的基本原理 | 第18-22页 |
·四种坐标系 | 第18-20页 |
·摄像机线性模型 | 第20-21页 |
·摄像机非线性模型及镜头畸变 | 第21-22页 |
·非线性优化算法 | 第22-25页 |
·最小二乘法 | 第23-25页 |
·Levenberg-Marquardt 算法 | 第25页 |
·常用标定方法 | 第25-31页 |
·张正友平面标定法 | 第25-27页 |
·直接线性变换方法(DLT 方法) | 第27-28页 |
·Tsai 的两步标定法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几种多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32-41页 |
·基于点的标定 | 第32-34页 |
·基于一维标定物的标定 | 第34-38页 |
·基于标定棒(wand)的多摄像机标定 | 第34-36页 |
·张正友一维标定方法 | 第36-38页 |
·基于二维标定物的标定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本文的两种多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41-51页 |
·基于 OpenCV 的多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41-45页 |
·OpenCV 简介 | 第41-42页 |
·OpenCV 的标定理论 | 第42-43页 |
·基于 OpenCV 的多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43-45页 |
·基于平面模板的多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45-50页 |
·双目摄像机模型 | 第45-46页 |
·内外参初始值求解 | 第46-49页 |
·相邻像机间参数优化 | 第49-50页 |
·整体外参计算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多摄像机标定的应用 | 第51-57页 |
·首帧关节点 ID 确定 | 第51-52页 |
·对关节点进行二维跟踪 | 第52页 |
·利用极线约束减少误匹配点 | 第52-54页 |
·三维坐标恢复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4页 |
·实验系统介绍 | 第57页 |
·标定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基于平面模板的多摄像机标定 | 第57-60页 |
·基于 OpenCV 的多摄像机标定 | 第60-62页 |
·三维重建结果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工作总结 | 第64页 |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