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降雨特性对坡面水文响应及土壤侵蚀的影响
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引言 | 第12页 |
·移动降雨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9页 |
·研究方法的发展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工作 | 第20-23页 |
·研究价值与目的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论文组织 | 第22-2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3-43页 |
·INHM模型及参数化 | 第23-32页 |
·模型简述 | 第23-24页 |
·基础和假设 | 第24页 |
·控制方程 | 第24-30页 |
·离散和求解 | 第30-31页 |
·模型参数化 | 第31-32页 |
·实验装置搭建 | 第32-38页 |
·降雨模拟装置 | 第32-35页 |
·土槽装置 | 第35-37页 |
·实验记录 | 第37-38页 |
·实验方案与流程 | 第38-4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3-54页 |
·固定降雨 | 第43-45页 |
·向上移动降雨 | 第45-46页 |
·向下移动降雨 | 第46-52页 |
·土壤体积含水量 | 第52页 |
·沿程入渗深度 | 第52-54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54-62页 |
·不同移动方向工况 | 第54-57页 |
·雨间间隔 | 第57-58页 |
·产流峰值与产沙峰值 | 第58-60页 |
·到达产流峰值与产沙峰值时间 | 第60-6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