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7-21页 |
| ·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能 | 第7-9页 |
| ·纤维素的结构 | 第7-8页 |
| ·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 第8-9页 |
|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 第9页 |
| ·纤维素的常用溶解方法 | 第9-13页 |
| ·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法 | 第9页 |
| ·DMAC/LiCl法 | 第9-10页 |
| ·NMMO法 | 第10-11页 |
| ·离子液体法 | 第11-13页 |
| ·国内外形状记忆整理现状及进展 | 第13-18页 |
| ·传统形状记忆整理 | 第13-14页 |
| ·低甲醛、超低甲醛整理剂的开发 | 第14页 |
| ·无甲醛形状记忆整理研究 | 第14-18页 |
| ·其它形状记忆整理方法 | 第18页 |
| ·纤维素膜的制备 | 第18-20页 |
| ·纤维素膜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纤维素的成膜过程和机理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NaOH/尿素/硫脲法抗皱纤维素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1-34页 |
| ·实验原料、药品及仪器 | 第21-2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 ·实验药品 | 第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 ·溶剂的配制 | 第22页 |
| ·纤维素浆粕的称量与处理 | 第22页 |
| ·溶解 | 第22页 |
| ·BTCA的加入 | 第22-23页 |
| ·纤维素膜的制备 | 第23页 |
|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23-24页 |
| ·溶解度的测定 | 第23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 第23页 |
| ·折皱回复角 | 第23-24页 |
| ·强度测试 | 第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4页 |
| ·最佳溶解条件的确定 | 第24-26页 |
| ·再生纤维素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 ·制膜工艺对纤维素膜的影响 | 第27-30页 |
| ·反应条件对纤维素膜性能的影响 | 第30-34页 |
| 第三章 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法抗皱纤维素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34-44页 |
| ·实验材料与药品、仪器 | 第34-36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 ·实验药品 | 第34-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 ·纤维素的溶解 | 第36页 |
| ·纤维素膜的制备 | 第36页 |
|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36-37页 |
| ·纤维素的溶解率 | 第36-37页 |
| ·纤维素膜的折皱回复性 | 第37页 |
| ·纤维素膜的机械强度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 ·纤维素最佳溶解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7-40页 |
| ·添加BTCA对纤维素膜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凝固浴浓度对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 ·甘油塑化处理的影响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离子液体法抗皱纤维素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44-53页 |
| ·实验材料与药品、仪器 | 第45-46页 |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 ·实验药品 | 第45页 |
|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 ·溶剂的配制 | 第46页 |
| ·纤维素浆粕的称量与处理 | 第46页 |
| ·溶解 | 第46页 |
| ·BTCA的加入 | 第46页 |
| ·纤维素膜的制备 | 第46-47页 |
|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47-48页 |
|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溶解速率的测定 | 第47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 第47页 |
| ·折皱回复角 | 第47页 |
| ·强度测试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 ·温度对纤维素在离子液体[AMIM]C1中溶解的影响 | 第48页 |
| ·整理剂1,2,3,4-丁烷四羧酸在离子液体[AMIM]C1中的溶解 | 第48页 |
| ·再生纤维素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8-49页 |
| ·凝固浴对再生纤维素膜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反应条件对纤维素膜性能的影响 | 第50-5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