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在课程相关性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工作 | 第11页 |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 第2章 数据挖掘技术综述 | 第12-25页 |
| ·数据仓库简介 | 第12-17页 |
| ·数据仓库的由来 | 第12页 |
| ·数据仓库的基本特性 | 第12-14页 |
| ·数据仓库的基本组成 | 第14页 |
|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 ·操作数据库系统与数据仓库的不同 | 第15-16页 |
|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的区别 | 第16-17页 |
| ·数据挖掘技术简介 | 第17-23页 |
| ·数据挖掘的定义 | 第17-18页 |
| ·数据挖掘的方法论 | 第18-19页 |
| ·数据挖掘项目的生命周期 | 第19-21页 |
| ·数据挖掘的分类 | 第21-22页 |
| ·由联机分析处理到联机分析挖掘 | 第22-23页 |
| ·数据挖掘的新趋势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课题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25-30页 |
| ·XML 技术的相关知识 | 第25-26页 |
| ·XML 简介 | 第25页 |
| ·XML 文档的结构 | 第25-26页 |
| ·XML 的主要特点 | 第26页 |
| ·关联规则 | 第26-29页 |
| ·关联规则介绍 | 第26-27页 |
|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第27-29页 |
| ·聚类算法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4章 数据挖掘在课程相关性分析中应用模型的设计 | 第30-39页 |
| ·需求分析 | 第30页 |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30页 |
| ·异构数据源转换模块开发环境 | 第30-31页 |
| ·开发平台—.NET | 第30-31页 |
| ·开发语言—C# | 第31页 |
| ·异构数据源转换模块 | 第31-33页 |
| ·异构数据源转换的方法 | 第31-32页 |
| ·异构数据源转换的思路 | 第32-33页 |
| ·数据仓库设计的条件 | 第33-34页 |
| ·配置数据仓库环境 | 第33页 |
| ·创建多维数据集前期准备 | 第33页 |
| ·如何生成多维数据集 | 第33-34页 |
| ·多维数据集的处理 | 第34页 |
| ·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的基本条件 | 第34-36页 |
| ·BIDS 基本功能 | 第34-36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36页 |
| ·模型的整体架构 | 第36-38页 |
| ·数据仓库整合模型图 | 第36-37页 |
| ·模型整体架构图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5章 数据挖掘在课程相关性中的应用的模型实现 | 第39-59页 |
| ·系统的实现 | 第39页 |
| ·异构数据源转换 | 第39-45页 |
| ·异构数据源转换的具体实现 | 第39-43页 |
| ·异构数据源转换的主要功能 | 第43-45页 |
| ·数据仓库的建立 | 第45-51页 |
|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45-46页 |
| ·建立数据仓库表 | 第46-51页 |
| ·数据挖掘过程 | 第51-54页 |
| ·实现数据挖掘技术的前提 | 第51-52页 |
| ·数据挖掘的实现 | 第52-54页 |
| ·分析数据挖掘结果 | 第54-57页 |
| ·分析课程数据结果 | 第54-55页 |
| ·课程选择反映专业异同 | 第55页 |
| ·课程选择倾向的影响 | 第55页 |
| ·成绩数据挖掘结果 | 第55-57页 |
| ·成绩数据的影响因素 | 第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