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的艺术形式及发展探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课题来源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论文框架 | 第19-20页 |
第2章 藏书票概述 | 第20-35页 |
·藏书票的概念 | 第20-23页 |
·藏书票与中国藏书印 | 第23-24页 |
·藏书票与版画 | 第24-25页 |
·藏书票的功能 | 第25-27页 |
·藏书票的实用功能 | 第25页 |
·藏书票的结友功能 | 第25-26页 |
·藏书票的投资功能 | 第26页 |
·藏书票的警示功能 | 第26页 |
·藏书票的爱书功能 | 第26-27页 |
·藏书票的艺术形式 | 第27-32页 |
·手绘藏书票 | 第27页 |
·版画藏书票 | 第27-30页 |
·通用藏书票 | 第30页 |
·电脑藏书票 | 第30-31页 |
·剪纸藏书票 | 第31-32页 |
·藏书票的艺术价值 | 第32-34页 |
·藏书票的文化价值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藏书票的历史 | 第35-52页 |
·藏书票在国外的历史 | 第35-43页 |
·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 | 第35页 |
·藏书票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 第35-39页 |
·表现手法及其代表艺术家 | 第39-43页 |
·藏书票在中国的历史 | 第43-51页 |
·中国第一枚藏书票 | 第43-44页 |
·藏书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第44-46页 |
·表现手法及其代表艺术家 | 第46-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中国藏书票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第52-59页 |
·理论研究严重不足 | 第52-53页 |
·电子书的出现 | 第53-54页 |
·藏书票的商业化 | 第54-55页 |
·研究队伍不成熟 | 第55-57页 |
·创作者队伍老龄化令人担忧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中国藏书票未来发展规划 | 第59-69页 |
·藏书票功能的创新 | 第59-62页 |
·藏书票实用功能的创新 | 第59页 |
·藏书票结友功能的创新 | 第59-60页 |
·藏书票投资功能的创新 | 第60页 |
·藏书票警示功能的创新 | 第60-61页 |
·藏书票爱书功能的创新 | 第61-62页 |
·与时俱进,探索藏书票传承新途径 | 第62-64页 |
·加强东西方交流,探索藏书票销售模式 | 第64页 |
·大力发展通用藏书票 | 第64-65页 |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 第65-66页 |
·纳入教学课程 | 第66-67页 |
·社会支持与政策鼓励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毕业设计作品 | 第78-98页 |
作者简介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