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天津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第10-13页
     ·LUCC 的国外研究概况第10-11页
     ·LUCC 的国内研究概况第11页
     ·LUCC 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第11-13页
   ·研究方案第13-15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3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2 天津市概况第15-20页
   ·自然环境特点第16-17页
   ·社会经济特点第17-18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的生态环境状况第18-20页
3 天津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第20-25页
   ·天津市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及特点第20-22页
     ·土地利用/覆被现状第20-21页
     ·基于信息熵和均衡度的土地利用结构定量描述第21-22页
   ·天津市土地利用的动态演变第22-25页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第22-23页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分析第23-25页
4 天津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第25-34页
   ·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第25-28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5-26页
     ·P-S-R 评价模型第26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6-28页
   ·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方法第28-32页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第28-29页
     ·梯形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第29-30页
     ·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第30-31页
     ·主客观组合确定最终指标权重第31-32页
   ·生态环境效应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第32-33页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33-34页
5 天津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宏观调控对策第34-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附录 A 梯形模糊数层次分析法对主观权重的计算第40-43页
附录 B 熵值法对客观权重的计算第43-45页
附录 C 主客观组合对最终权重的计算第45-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陆岛旅游地复合系统(Lit-co-system)研究
下一篇:辽宁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变化与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