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本文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 第12-15页 |
目录 | 第15-19页 |
插图及表格清单 | 第19-22页 |
英文缩写说明 | 第22-2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3-49页 |
·引言 | 第23-25页 |
·药用真菌 | 第25-26页 |
·多孔菌类化学成分概述 | 第26-31页 |
·萜类 | 第27-29页 |
·多糖 | 第29-30页 |
·甾醇 | 第30-31页 |
·其他化学成分 | 第31页 |
·药用真菌、放线菌 | 第31-32页 |
·植物内生菌 | 第32-40页 |
·内生菌及生物学作用 | 第32-33页 |
·内生菌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内生放线菌(细菌)及其代谢产物 | 第34-39页 |
·内生菌其他生物活性 | 第39-40页 |
·选题创新性简述 | 第40-41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41-43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第二章 桦滴孔菌 Piptoporus betulinus 弱极性化学成分分离、活性及其相关研究 | 第49-87页 |
第一节 本章概述 | 第49-52页 |
第二节 桦滴孔菌弱极性成分 GCMS 分析及分离 | 第52-54页 |
·实验准备 | 第52-54页 |
·材料 | 第52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52页 |
·方法 | 第52-54页 |
第三节 桦滴孔菌 Piptoporus betulinus 分离化合物光谱鉴定 | 第54-69页 |
·桦滴孔菌 Piptoporus betulinus 化合物鉴定 | 第54-69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54页 |
·GCMS 分析结果 | 第54-55页 |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55-69页 |
第四节 桦滴孔菌不同有机相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测定及部分化合物活性概述 | 第69-75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69页 |
·Alamar Blue 法检测不同有机提取相抗肿瘤活性 | 第69-71页 |
·不同有机淋洗相抗肿瘤活性结果与分析 | 第71-73页 |
·部分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测试 | 第73-75页 |
第五节 桦滴孔菌 Piptoporus betulinus 菌丝体人工发酵条件探索及胁迫研究 | 第75-82页 |
·实验仪器 | 第75页 |
·材料来源及方法 | 第75-77页 |
·桦滴孔菌菌丝体 | 第75-76页 |
·多糖测定方法 | 第76页 |
·总三萜测定方法 | 第76页 |
·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 第76-77页 |
·营养胁迫对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77页 |
·实验结果 | 第77-82页 |
·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的影响 | 第77-79页 |
·不同碳氮源对三萜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 第79-80页 |
·营养胁迫对桦滴孔菌代谢产物中总酚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第80-82页 |
第六节 本章结论 | 第82-84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第三章 银杏内生细菌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GMCC 5569 化学成分分离及活性研究 | 第87-119页 |
第一节 本章概述 | 第87-90页 |
第二节 银杏内生细菌 CGMCC 5569 培养及抗杨木变色真菌活性测定 | 第90-9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0-91页 |
·材料 | 第90-91页 |
·生物来源 | 第90页 |
·培养基 | 第90页 |
·试剂 | 第90页 |
·仪器 | 第90-91页 |
·菌种活化 | 第91页 |
·菌种发酵液及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检测 | 第91-93页 |
·CGMCC 5569 生长周期测定及成分检测 | 第93-96页 |
第三节 银杏内生细菌 CGMCC 5569 代谢产物分离 | 第96-98页 |
·液体培养基大规模发酵 | 第96页 |
·代谢产物分离与检测 | 第96-97页 |
·H 组分逆流色谱法分离 | 第97页 |
·H a 组分的 LC MS 鉴定成分 | 第97-98页 |
第四节 银杏内生细菌 CGMCC 5569 代谢产物鉴定 | 第98-106页 |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99-105页 |
·馏分 H 的分离与 LC-MS 初步鉴定 | 第105-106页 |
第五节 银杏内生细菌CGMCC 5569代谢产物抗杨木变色真菌测试及高活性组分鉴定 | 第106-114页 |
第六节 本章结论 | 第114-11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第四章 平盖灵芝内生放线菌 Streptomyces recifensis CGMCC 5228 抗肿瘤活性物质分离、鉴定及相关研究 | 第119-157页 |
第一节 本章概述 | 第119-121页 |
第二节 内生放线菌 Streptomyces recifensis CGMCC 5228 培养及代谢产物的提取和分离 | 第121-1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1页 |
·材料 | 第121页 |
·培养方法 | 第121页 |
·代谢产物的提取和初步分离 | 第121-123页 |
第三节 代谢产物光谱学鉴定 | 第123-131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23页 |
·化合物鉴定 | 第123-131页 |
第四节 活性代谢产物活性测定、荧光猝灭研究及其 HPLC 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31-144页 |
·化合物 LZ-B、LZ-H 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测试 | 第131-133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131页 |
·实验方法 | 第131页 |
·测试结果 | 第131-133页 |
·化合物 2-氨基甲基-放线菌素 D 荧光猝灭研究 | 第133-141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133-134页 |
·Tris–NaCl 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134页 |
·牛血红蛋白(BHb)的配制 | 第134页 |
·2-氨基甲基-放线菌素 D(LZ-B)溶液的配制 | 第134页 |
·蛋白质与化合物 LZ-B 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测定 | 第134-135页 |
·化合物对蛋白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 第135-136页 |
·化合物 LZ-B 与牛血红蛋白荧光猝灭机制研究 | 第136-140页 |
·同步荧光光谱和 Rayleigh 散射光谱研究 | 第140-141页 |
·化合物 LZ-B 的高效液相条件初步探索 | 第141-144页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141-142页 |
·LZ-B 液相条件的确定 | 第142-144页 |
第五节 平盖灵芝内生放线菌 CGMCC 5228 培养基成分初探及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 | 第144-156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144-145页 |
·不同碳源优化培养基 | 第145-146页 |
·不同氮源优化培养基 | 第146-148页 |
·响应面法优化 CGMCC 5228 发酵条件 | 第148-156页 |
·Box-Behnken 试验 | 第148-149页 |
·方差分析 | 第149-152页 |
·响应面分析 | 第152-156页 |
第六节 本章结论 | 第156-15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创新性及展望 | 第157-161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59-161页 |
附图 | 第161-193页 |
第二章 化合物 | 第161-177页 |
第三章 化合物 | 第177-185页 |
第四章 化合物 | 第185-193页 |
作者简历 | 第193-19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