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植物杂种优势及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历程 | 第10页 |
·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取得的成就 | 第10-12页 |
·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取得的成就 | 第11页 |
·两系杂交水稻育种取得的成就 | 第11-12页 |
·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稻瘟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第13-18页 |
·稻瘟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 第13-14页 |
·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 | 第14-15页 |
·稻瘟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第15-17页 |
·亲本抗瘟性与杂交稻组合抗瘟性的关系 | 第17-18页 |
·稻曲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第18-20页 |
·稻曲病的分布与危害 | 第18页 |
·稻曲病的症状 | 第18页 |
·稻曲病病原 | 第18-19页 |
·稻曲病病害循环 | 第19页 |
·影响稻曲病发病因素 | 第19-20页 |
2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供试材料 | 第21-22页 |
·供试品种 | 第21页 |
·供试菌株 | 第21-22页 |
·试验器材 | 第22页 |
·雅恢2115的特征特性观测 | 第22页 |
·试验田选择 | 第22页 |
·栽培管理 | 第22页 |
·调查记载内容 | 第22页 |
·雅恢2115抗稻瘟病基因型测定 | 第22-25页 |
·温室育苗 | 第22页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22-23页 |
·离体接种 | 第23页 |
·抗、感反应调查 | 第23页 |
·基因型推导方法 | 第23-25页 |
·雅恢2115抗病频率测定 | 第25页 |
·育苗与菌株培养 | 第25页 |
·接种及调查 | 第25页 |
·雅恢2115及43个测交组合田间抗性鉴定 | 第25-27页 |
·田间设计 | 第25页 |
·调查记载及分级标准 | 第25-27页 |
·43份雅恢2115测交组合农艺性状及竞争优势评价 | 第27页 |
·田间设计 | 第27页 |
·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 第27页 |
·43份雅恢2115测交组合稻米碾磨品质评价 | 第27-2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8-43页 |
·雅恢2115的特征特性 | 第28-32页 |
·雅恢2115抗稻瘟病基因型推导 | 第32-33页 |
·雅恢2115室内抗谱测定 | 第33页 |
·雅恢2115及43个测交组合田间抗性鉴定 | 第33-34页 |
·43份雅恢2115测交组合农艺性状及竞争优势评价 | 第34-37页 |
·43份雅恢2115测交组合稻米碾磨品质及外观品质评价 | 第37-39页 |
·高抗、优质新组合2998A/雅恢2115特征特性 | 第39页 |
·高产、高抗新组合泸香618A/雅恢2115特征特性 | 第39页 |
·高产、高抗、优质新组合宜香优2115的选育 | 第39-43页 |
·宜香优2115的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 第39-40页 |
·宜香优2115的特征特性 | 第40页 |
·宜香优2115的丰产性 | 第40-41页 |
·宜香优2115的米质 | 第41页 |
·宜香优2115的稻瘟病抗性 | 第41页 |
·宜香优2115的制种技术要点 | 第41-42页 |
·宜香优2115的栽培技术要点 | 第42-43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3-47页 |
·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的重要性 | 第43-44页 |
·雅恢2115抗稻瘟病的基因型推导 | 第44页 |
·雅恢2115及其测交组合田间抗性鉴定 | 第44-45页 |
·雅恢2115测交组合农艺性状及竞争优势评价 | 第45-46页 |
·雅恢2115测交组合稻米碾磨品质及外观品质评价 | 第46页 |
·雅恢2115测交组合综合性状评价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