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分子印迹技术及固相萃取概述 | 第11-12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2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合性能评价 | 第12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离提纯中草药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蛇床子素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13页 |
·红景天苷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13-1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蛇床子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性能研究 | 第16-25页 |
·实验部分 | 第16-18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6页 |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第16-17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和非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17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17页 |
·蛇床子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7-18页 |
·蛇床子素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17页 |
·蛇床子素稀释溶液的配制 | 第17页 |
·蛇床子素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17页 |
·蛇床子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7-18页 |
·MIPMs和NMIPMs对蛇床子素的吸附动力学 | 第18页 |
·MIPMs和NMIPMs对蛇床子素的饱和吸附量的测定 | 第18页 |
·固相萃取实验 | 第18-19页 |
·固相萃取柱的制备 | 第18-19页 |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19页 |
·上样条件的优化 | 第19页 |
·上样浓度的优化 | 第19页 |
·淋洗条件的优化 | 第19页 |
·洗脱条件的优化 | 第1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9-24页 |
·蛇床子素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19-20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20-21页 |
·MIPs的吸附动力学 | 第21页 |
·MIP和NMIP的吸附特性 | 第21-23页 |
·固相萃取试验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红景天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研究 | 第25-39页 |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25-27页 |
·试验试剂 | 第25页 |
·试验仪器 | 第25-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红景天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27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27页 |
·红景天苷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7-28页 |
·红景天苷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7页 |
·红景天苷稀释溶液的配制 | 第27-28页 |
·红景天苷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28页 |
·红景天苷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页 |
·虎杖苷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页 |
·虎杖苷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虎杖苷稀释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虎杖苷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28页 |
·虎杖苷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页 |
·红景天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试验 | 第28-29页 |
·静态吸附试验 | 第28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28-29页 |
·选择性吸附试验 | 第29页 |
·固相萃取实验 | 第29-30页 |
·固相萃取柱的制备 | 第29页 |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29-30页 |
·上样条件的优化 | 第29页 |
·上样浓度的优化 | 第29页 |
·淋洗条件的优化 | 第29页 |
·洗脱条件的优化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红景天苷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0页 |
·虎杖苷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0-31页 |
·红景天音分子印迹机理 | 第31-32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 第32-34页 |
·静态吸附试验及Scatchard分析 | 第32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2-33页 |
·选择吸附性和分子识别性能研究 | 第33-34页 |
·固相萃取试验 | 第34-38页 |
·流速的选择 | 第34页 |
·上样溶剂的选择 | 第34-36页 |
·上样浓度的选择 | 第36页 |
·淋洗溶剂的选择 | 第36-37页 |
·洗脱溶剂的选择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