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坡诗话》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 作者简介 | 第8页 |
(二) 作品简介 | 第8-9页 |
(三) 版本情况 | 第9-10页 |
(四)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 对诗歌的基本要求 | 第12-15页 |
(一) 诗歌叙事应有情致 | 第12页 |
(二) 诗歌应有“气象”与“风味” | 第12-13页 |
(三) 论诗人的个人修养 | 第13-15页 |
二、 赞诗人兼论江西诗派 | 第15-20页 |
(一) 赞苏轼兼论“点铁成金” | 第15-16页 |
(二) 赞黄庭坚兼论“夺胎换骨” | 第16-17页 |
(三) 诗歌应平淡自然 | 第17-20页 |
三、 论炼意 | 第20-23页 |
(一) 意直而词隐 | 第20-21页 |
(二) 意到而语随 | 第21页 |
(三) 不可有语无意 | 第21-23页 |
四、 论炼字 | 第23-27页 |
(一) 正邪一字之间 | 第23-25页 |
(二) 论叠字 | 第25页 |
(三) 用字应恰当 | 第25-27页 |
五、 迷信色彩 | 第27-31页 |
(一) 鬼神之说 | 第27-28页 |
(二) 论诗谶 | 第28-29页 |
(三) 天妒英才 | 第29-31页 |
六、 论诗及事 | 第31-36页 |
(一) 考诗之谬 | 第31-33页 |
(二) 解释诗歌 | 第33-34页 |
(三) 逸闻趣事 | 第34-36页 |
七、 价值与影响 | 第36-38页 |
(一) 体现宋代诗话的典型特征 | 第36-37页 |
(二) 对江西诗派的继承与纠正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