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 1 引言 | 第11-19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柑橘果实中糖和酸的代谢研究 | 第11-13页 |
| ·果实中可溶性糖的种类和变化 | 第11-12页 |
| ·果实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变化 | 第12-13页 |
| ·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 | 第13-17页 |
|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3页 |
| ·近红外分析技术的流程 | 第13-16页 |
|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 第16-1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7-1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0页 |
| ·试剂 | 第20页 |
| ·仪器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5页 |
| ·近红外光谱获取 | 第20-21页 |
| ·常规品质检测 | 第21-22页 |
| ·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气相色谱仪(GC)测定与分析 | 第22-23页 |
| ·近红外无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23页 |
| ·评价近红外模型的数学标准 | 第23-24页 |
| ·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 第24-2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6页 |
| ·可溶固形物等常规品质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 | 第25-28页 |
| ·果实常规品质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 | 第28-34页 |
| ·气相色谱测定可溶性糖、有机酸结果分析 | 第34-46页 |
| 4 讨论 | 第46-49页 |
| ·柑橘果实中可溶性糖变化特点 | 第46页 |
| ·柑橘果实中有机酸变化特点 | 第46-47页 |
| ·本实验建立的近红外无损检测模型的分析及评价 | 第47页 |
| ·柑橘品质近红外数学模型的难点及其克服 | 第47-48页 |
|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