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4页 |
·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相关研究的综述 | 第9-14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2章 我国SNS网站发展的概述 | 第14-21页 |
·SNS概念及特点 | 第14-15页 |
·SNS概念 | 第14页 |
·SNS的特点 | 第14-15页 |
·SNS网站的起源和发展 | 第15-17页 |
·SNS的第一阶段:萌芽阶段 | 第15页 |
·SNS的第二阶段:娱乐化阶段 | 第15-16页 |
·SNS的第三阶段:社交图阶段 | 第16-17页 |
·中国SNS网站的发展及特点 | 第17-21页 |
·中国SNS网站的发展阶段 | 第17-19页 |
·中国SNS网站发展的特点 | 第19-21页 |
第3章 开心网发展的现状 | 第21-29页 |
·开心网简介 | 第21-24页 |
·成长历程 | 第21-22页 |
·经营项目 | 第22-23页 |
·经营管理方式 | 第23-24页 |
·开心网的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开心网的发展战略 | 第26-29页 |
·战略定位 | 第26页 |
·核心战略 | 第26页 |
·战略方向 | 第26-27页 |
·营销拓展战略 | 第27-28页 |
·SoLoMo模式战略 | 第28-29页 |
第4章 开心网发展现状的问题分析 | 第29-43页 |
·开心网发展的宏观层面的问题分析 | 第29-34页 |
·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 第29-31页 |
·政治因素:制度化制约、多头审批问题 | 第31页 |
·经济因素:如何利用好宅经济、网络经济问题 | 第31-32页 |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规范制约与安全漏洞问题 | 第32-33页 |
·技术因素:手机社交网络问题 | 第33-34页 |
·开心网发展的行业层面的问题分析 | 第34-38页 |
·影响企业发展的行业层面因素 | 第34页 |
·竞争对手分析:国内SNS格局变化问题 | 第34-36页 |
·消费者分析:消费人群与人群偏好变化问题 | 第36-38页 |
·供应商分析:网络技术商入侵SNS市场问题 | 第38页 |
·潜在进入者威胁:FACEBOOK择机进入中国市场问题 | 第38页 |
·开心网发展的微观层面的问题分析 | 第38-43页 |
·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 第38-39页 |
·过多复制FACEBOOK的问题 | 第39页 |
·用户流失与保持用户黏性的问题 | 第39-41页 |
·盈利模式的创新问题 | 第41页 |
·负面新闻 | 第41-43页 |
第5章 国内外成功SNS网站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43-51页 |
·国内SNS网站发展的经验及借鉴 | 第43-47页 |
·人人网发展的经验 | 第43-45页 |
·新浪微博发展的经验及借鉴 | 第45-47页 |
·国外SNS网站发展的经验及警示 | 第47-51页 |
·facebook发展的经验及借鉴 | 第47-48页 |
·myspace发展的警示 | 第48-49页 |
·中美社交网络差异比较 | 第49-51页 |
第6章 解决开心网发展问题的对策 | 第51-63页 |
·宏观层面问题的对策 | 第51-52页 |
·开心网应积极配合政府,遵守政策 | 第51页 |
·注重用户的隐私保护 | 第51-52页 |
·大力发展手机社交 | 第52页 |
·行业层面问题的对策 | 第52-53页 |
·建立行业标准、促进法律机制的完善 | 第52-53页 |
·面对潜在进入者威胁,加强行业自立,进行中国式创新 | 第53页 |
·开心网微观层面发展问题的对策 | 第53-63页 |
·全方位的产品开发创新 | 第53-54页 |
·目标人群的巩固与再定位 | 第54-56页 |
·增强用户黏度 | 第56-57页 |
·实行品牌策略 | 第57-58页 |
·拓宽盈利模式、加强盈利模式创新 | 第58-61页 |
·打造良好的公共形象和媒体关系 | 第61-63页 |
第7章 总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