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农业科技园区概述 | 第15-23页 |
| ·农业科技园区概念界定 | 第15页 |
| ·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特征 | 第15-16页 |
| ·技术前瞻性 | 第15页 |
| ·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 | 第15-16页 |
| ·功能复合性 | 第16页 |
| ·效益综合性 | 第16页 |
| ·机制灵活性 | 第16页 |
| ·农业科技园区的类型 | 第16-17页 |
| ·当前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19页 |
| ·园区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启示 | 第19-23页 |
| 第三章 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比较分析 | 第23-32页 |
| ·以产业规划为中心的园区规划理论,重点突出园区的经济效益 | 第23-25页 |
| ·规划的侧重点 | 第23页 |
| ·规划的内容 | 第23-24页 |
| ·规划的操作流程 | 第24-25页 |
| ·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园区规划理论,重点突出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率 | 第25-26页 |
| ·规划的侧重点 | 第25页 |
| ·规划内容 | 第25-26页 |
| ·规划操作流程 | 第26页 |
| ·以农业技术应用为中心的园区规划理论,重点突出园区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创新 | 第26-28页 |
| ·规划核心 | 第26页 |
| ·规划内容 | 第26-27页 |
| ·规划流程 | 第27-28页 |
| ·三种规划思路的对比关系表 | 第28-29页 |
| ·三种思路的有机融合 | 第29-31页 |
| ·新的规划思路的核心 | 第29页 |
| ·新的规划思路的理论依据 | 第29-30页 |
| ·规划内容 | 第30-31页 |
| ·规划编制流程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铜川市周陵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实证分析 | 第32-48页 |
| ·概况 | 第32页 |
| ·基础资料分析 | 第32-33页 |
| ·自然资源条件 | 第32页 |
| ·土地利用方面 | 第32-33页 |
| ·核心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 第33页 |
| ·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 第3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33-35页 |
| ·关于园区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问题 | 第33-34页 |
| ·关于园区如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 第34页 |
| ·关于园区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问题 | 第34页 |
| ·关于园区如何提高科技含量问题 | 第34-35页 |
| ·关于园区如何突出自身特色问题 | 第35页 |
| ·关于园区形象识别系统欠缺问题 | 第35页 |
| ·关于园区周边地区农民同步发展问题 | 第35页 |
| ·机遇和优势 | 第35-36页 |
| ·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优越的发展环境为铜川苹果产业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 | 第35-36页 |
| ·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条件是铜川果业做大作强的基础 | 第36页 |
| ·产业化初具规模,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 第36页 |
| ·园区总体定位与目标的确定 | 第36-38页 |
| ·园区总体定位 | 第37页 |
| ·总体目标的确定 | 第37-38页 |
| ·发展思路的确定 | 第38页 |
| ·园区总体规划的内容 | 第38-46页 |
| ·园区产业规划 | 第38-42页 |
| ·技术保障体系规划 | 第42-44页 |
| ·园区空间环境规划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8-50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8页 |
| ·建议 | 第48-50页 |
| ·尽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园区指标评价体系 | 第48页 |
| ·立足当地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 第48-49页 |
| ·制定更加完善的区域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