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变压器中线电流治理方法及实验装置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配电变压器相关损耗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中线电流治理方法 | 第12-13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技术难点 | 第13-15页 |
| ·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技术难点 | 第14-15页 |
| ·本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 第15-16页 |
| 2 配电变压器中线电流治理方法及原理 | 第16-36页 |
| ·配电变压器中线电流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16-19页 |
| ·配电变压器中线电流的形成 | 第16-17页 |
| ·配电变压器中线电流的构成及治理分析 | 第17-19页 |
| ·配电变压器中线电流治理方法 | 第19-25页 |
| ·中线电流治理的原理与推导 | 第19-21页 |
| ·治理装置容量与中线电流的关系分析 | 第21-23页 |
| ·系统装置的接线方式与效果讨论 | 第23-25页 |
| ·配电变压器中线电流治理仿真模型 | 第25-31页 |
| ·中线电流治理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 ·中线电流治理仿真参数的设置 | 第26-27页 |
| ·中线电流治理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 ·配电变压器中线电流治理实验 | 第31-35页 |
| ·中线电流治理实验装置和条件 | 第32-33页 |
| ·中线电流治理实验内容设计 | 第33页 |
| ·中线电流治理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3 配电变压器中线电流治理的硬件系统设计 | 第36-52页 |
|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分析 | 第36-37页 |
| ·基本电量信号采集 | 第37-41页 |
| ·基本电量信号的采集 | 第37-39页 |
| ·电量采集装置相关的设置 | 第39-40页 |
| ·各种基本电量信息的内部传输设计与协议 | 第40-41页 |
| ·中央处理单元设计 | 第41-46页 |
| ·主要功能设计 | 第41-43页 |
| ·串口通讯的设计 | 第43-44页 |
| ·多路 12V 光电隔离的投切控制设计 | 第44页 |
| ·基于自动状态监测的 GPRS 通讯设计 | 第44-46页 |
| ·系统调节装置设计 | 第46-51页 |
| ·系统调节容量设定方法及容量分级的确定 | 第46-48页 |
| ·投切控制装置及保护装置的设计 | 第48-49页 |
| ·系统装置的安装和内部设计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4 配电变压器中线电流治理的系统软件设计 | 第52-68页 |
| ·PIC 系列单片机的软件开发环境 | 第52页 |
| ·中线电流治理装置的程序设计 | 第52-59页 |
| ·主程序结构 | 第52-53页 |
| ·数据提取与识别功能子程序 | 第53-54页 |
| ·中线电流治理的算法子程序 | 第54-55页 |
| ·数据整定与模糊控制子程序 | 第55-57页 |
| ·串口数据收发与 GPRS 通讯子程序 | 第57-59页 |
| ·系统后台设计 | 第59-64页 |
| ·系统后台的设计 | 第60-63页 |
| ·GPRS 的网络功能实现 | 第63-64页 |
| ·装置程序调试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 5 中线电流治理装置运行试验及数据分析 | 第68-76页 |
| ·系统试验条件 | 第68-69页 |
| ·装置运行试验 | 第69-70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0-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 ·研究总结 | 第76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附录 | 第84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4页 |
| B. 发明专利申请 | 第84页 |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