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宝直局开局前直隶省的几个铸钱局 | 第12-16页 |
第二章 宝直局设置及首铸年份考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宝直局钱币铸造沿革情况 | 第18-38页 |
第一节 乾隆年间铸币---乾隆通宝 | 第18-23页 |
第二节 嘉庆年间铸币---嘉庆通宝 | 第23-26页 |
第三节 道光年间铸币---道光通宝 | 第26-29页 |
第四节 咸丰年间铸币---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 | 第29-36页 |
(一) 咸丰通宝 | 第29页 |
(二) 咸丰重宝、咸丰元宝 | 第29-36页 |
第五节 同治、光绪年间铸币---同治通宝、光绪通宝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宝直局的局务管理 | 第38-42页 |
第一节 宝直局的人员构成 | 第38-39页 |
第二节 生产铸造 | 第39-42页 |
(一) 铸造过程 | 第39-40页 |
(二) 工费工料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币材来源及办运 | 第42-49页 |
第一节 铜的来源及办运 | 第42-47页 |
(一) 铜的来源 | 第42-44页 |
(二) 宝直局铜材办运 | 第44-46页 |
(三) 日本铜对直隶省经济的影响 | 第46-47页 |
第二节 铅的来源及办运 | 第47-49页 |
第六章 宝直局覆亡原因略析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