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理论来源的研究 | 第11页 |
(二)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内涵的研究 | 第11页 |
(三)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研究 | 第11-14页 |
三、 研究基本思路、方法、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 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14页 |
(二) 拟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概述 | 第15-28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产生 | 第15-18页 |
(一) 关于合作社的定义 | 第15-16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形成 | 第16-18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8-25页 |
(一) 关于合作经济前提的思想 | 第18-19页 |
(二) 关于合作经济存在方式的思想 | 第19-21页 |
(三) 关于合作经济实现过程的思想 | 第21-23页 |
(四) 关于合作经济分配形式的思想 | 第23页 |
(五) 关于合作经济目的的思想 | 第23-25页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25-28页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 第28-42页 |
一、毛泽东合作经济思想及其实践 | 第28-32页 |
(一) 建国前毛泽东合作经济思想 | 第28-29页 |
(二) 建国后的毛泽东合作经济思想 | 第29-30页 |
(三) 毛泽东合作经济思想的实践 | 第30-32页 |
二、 邓小平合作经济思想及其实践 | 第32-33页 |
(一) 邓小平合作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32-33页 |
(二) 邓小平合作经济思想的实践 | 第33页 |
三、 当前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 | 第33-40页 |
(一) 当前合作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33-34页 |
(二) 新时期合作经济思想的理论形成和发展 | 第34-36页 |
(三)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 | 第36-38页 |
(四) 当前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四、 合作经济在中国实践的历史经验总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42-46页 |
一、 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42页 |
二、 发展壮大集体所有制经济协调合作经济的发展 | 第42-43页 |
三、 坚持自愿、示范、帮助的原则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 第43-44页 |
四、 按照市场要求规范和扩大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