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变形神话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一、 研究缘由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缘由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变形神话概说 | 第14-22页 |
一、 何谓变形神话 | 第14-15页 |
二、 变形神话的类型 | 第15-22页 |
(一) 泛灵信仰和泛生信仰变形神话 | 第15-17页 |
(二) 图腾信仰变形神话 | 第17-19页 |
(三) 解释世界万物和人类起源的变形神话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变形神话的文化意蕴 | 第22-35页 |
一、 变形神话的哲学意蕴 | 第22-27页 |
(一) 生命的可转化性 | 第23-24页 |
(二) 生命的可延续性 | 第24-25页 |
(三) 生命的超时空性 | 第25-27页 |
二、 变形神话的宗教意蕴 | 第27-31页 |
(一) 灵魂不死观念 | 第27-29页 |
(二) 蕴含着原始宗教的文化因子 | 第29-31页 |
三、 变形神话的伦理意蕴 | 第31-35页 |
(一) 社会道德感 | 第31-33页 |
(二) 权威的不可侵犯性 | 第33-34页 |
(三) 种族群体意识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变形神话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35-48页 |
一、 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 第35-38页 |
二、 超现实、理想化的艺术手法 | 第38-42页 |
(一) 类比 | 第38-40页 |
(二) 象征 | 第40-41页 |
(三) 移情 | 第41-42页 |
三、 内在精神的影响 | 第42-48页 |
(一) 顽强的生命意识 | 第42-44页 |
(二) 崇高的悲剧精神 | 第44-46页 |
(三) 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