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活性炭粉末脱除二噁英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符号表第11-14页
引言第14-15页
1 绪论第15-29页
   ·二噁英的理化性质、来源及危害第15-18页
     ·二噁英的理化性质第15-16页
     ·二噁英的来源第16-17页
     ·二噁英的危害第17-18页
   ·二噁英的形成机理、形态分布及控制对策第18-20页
     ·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形成机理第18-19页
     ·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的形态分布第19页
     ·二噁英的控制对策第19-20页
   ·国内外有关二噁英脱除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动态第20-27页
     ·催化分解技术第21-22页
     ·紫外光解技术第22-23页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第23-24页
     ·吸附剂吸附技术第24-27页
   ·纯活性炭粉末布袋除尘脱二噁英方案的提出第27-28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2 实验部分第29-39页
   ·实验装置第29页
   ·实验组成、主要仪器及试剂第29-34页
     ·实验组成第29-33页
     ·主要仪器第33-34页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第34页
   ·实验方法第34-35页
     ·吸附剂的预处理第34-35页
     ·实验步骤第35页
   ·分析方法第35-37页
     ·分析前准备第35-36页
     ·分析过程第36页
     ·标准样品的分析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3 活性炭粉末在布袋除尘器上脱二苯并呋喃影响因素研究第39-47页
   ·空白实验第39页
   ·活性炭粉末材质的影响第39-41页
   ·吸附温度的影响第41-43页
   ·活性炭粉末加入量的影响第43-44页
   ·二苯并呋喃入口浓度的影响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二苯并呋喃穿透曲线的模拟及饱和吸附量的计算第47-53页
   ·理论穿透曲线模型第47页
   ·穿透曲线的拟合第47-51页
   ·吸附温度 383.15K 时的初次吸附量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5 纯飞灰、含 5 %活性炭粉末与纯活性炭粉末吸附效率比较第53-58页
   ·纯飞灰和纯活性炭脱二苯并呋喃的比较第53-55页
   ·活性炭比例为 5%的混合物和纯活性炭的比较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6 布袋纯活性炭粉末低温脱二噁英新工艺分析第58-62页
   ·可行性分析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7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62-65页
   ·结论第62-63页
   ·布袋纯活性炭粉末脱二噁英技术应用展望第63页
   ·进一步工作及建议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附录A 实验装置实图第72-75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KCaA分子筛和NH2-MIL-53膜的制备、表征及其CO2捕获分离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浙江省企业CDM项目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