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管线焊缝缺陷的超声定量检测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绪论 | 第7-17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 ·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 第8-15页 |
| ·超声波检测基本原理 | 第9-13页 |
| ·射线探伤原理 | 第13-14页 |
| ·射线和超声波检测技术的比较 | 第14-15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5-16页 |
|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傳缝辉接缺陷的形态 | 第17-24页 |
| ·煌缝各类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 第17-21页 |
| ·气孔 | 第17-18页 |
| ·未燥透 | 第18页 |
| ·未溶合 | 第18-19页 |
| ·夹渣 | 第19页 |
| ·裂纹 | 第19-20页 |
| ·咬边 | 第20-21页 |
| ·错边 | 第21页 |
| ·辉缝煙接工艺特点及缺陷危害状况调查 | 第21-24页 |
| 第三章燥缝缺陷定量检测技术及缺陷回波特征 | 第24-39页 |
| ·超声定量检测技术 | 第24-29页 |
| ·相对灵敏度法(6dB法) | 第24页 |
| ·端点反射波法 | 第24-26页 |
| ·端点衍射波法 | 第26-28页 |
| ·TOFD技术(衍射时差法) | 第28-29页 |
| ·声程修正系数〃和跨距修正系数m | 第29-32页 |
| ·缺陷类型识别 | 第32-34页 |
| ·缺陷类型识别 | 第33-34页 |
| ·缺陷回波动态波形 | 第34-36页 |
| ·波形I | 第34页 |
| ·波形 II | 第34-35页 |
| ·波形Ⅲ | 第35页 |
| ·波形Ⅳ | 第35-36页 |
| ·回波动态波形的区分 | 第36-37页 |
| ·影响缺陷定量的因素 | 第37-39页 |
| ·仪器及探头性能的影响 | 第37页 |
| ·试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影响 | 第37-38页 |
| ·缺陷的影响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实验与实践检测 | 第39-66页 |
| ·仪器选用的原则 | 第39页 |
| ·选用仪器类型 | 第39-41页 |
| ·专用试块及探头研制 | 第41-47页 |
| ·调节扫描速度试块的设计 | 第41-42页 |
| ·仿自然缺陷样品设计与制作 | 第42-46页 |
| ·设计制作的专用试块图片 | 第46页 |
| ·为本次试验设计制作的各类专用探头 | 第46-47页 |
| ·探头的选择 | 第47-48页 |
| ·探头型式的选择 | 第47页 |
| ·探头频率的选择 | 第47-48页 |
| ·横波斜探头K值的选择 | 第48页 |
| ·实验步骤 | 第48-50页 |
| ·相对灵敏度法对仿自然缺陷进行超声定量检测 | 第50-54页 |
| ·端点反射法对仿自然缺陷进行超声定量检测 | 第54-56页 |
| ·影响缺陷定量因素的对比实验 | 第56-58页 |
| ·各种缺陷回波的特征 | 第58-60页 |
| ·实践检测 | 第60-6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 详细摘要 | 第72-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