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公路工程集成化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第17-25页
   ·概念及解释第17-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17-18页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第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特征第18-19页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第19-20页
   ·系统开发方法第20-22页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第20-21页
     ·原型化方法第21页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第21-22页
     ·系统开发方法选择第22页
   ·UML 建模第22-24页
     ·UML 建模语言概述第22-23页
     ·构建UML 模型第23页
     ·UML 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中的应用第23-24页
   ·WebServices 技术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集成化质量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第25-49页
   ·质量管理工作业务内容第25-31页
     ·试验检测管理工作内容第25-27页
     ·质量检验管理工作内容第27-28页
     ·质量评定管理工作内容第28-31页
   ·系统需求分析第31-33页
     ·用户分析第31页
     ·总体需求分析第31-32页
     ·用例视图第32-33页
   ·系统结构选择第33-34页
   ·系统功能设计第34-38页
     ·数据录入管理第34-35页
     ·试验报告汇总第35页
     ·试验汇总评定第35页
     ·试验绘图第35-36页
     ·试验审核第36页
     ·样品登记管理第36页
     ·试验计划管理第36页
     ·试验查询第36页
     ·质量检验管理第36-37页
     ·标准工程维护第37页
     ·标准工程配置第37页
     ·质量评定管理第37页
     ·工程划分管理第37-38页
     ·数据通信管理第38页
     ·系统管理第38页
   ·集成化质量控制系统模块划分第38-41页
     ·质量控制系统模块划分第38-39页
     ·试验检测模块功能划分第39页
     ·质量检验模块功能划分第39-40页
     ·质量评定模块功能划分第40页
     ·基础信息管理第40-41页
   ·系统详细设计第41-48页
     ·详细设计过程第41页
     ·对象模型设计第41-44页
     ·动态模型设计第44-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集成化质量控制系统实现和应用第49-59页
   ·项目背景第49页
   ·面向对象编程第49-50页
   ·系统实现第50-53页
     ·试验检测组件开发第50-51页
     ·质量检验组件开发第51-52页
     ·质量评定组件开发第52-53页
   ·系统界面介绍第53-57页
     ·试验检测模块第53-55页
     ·质检管理模块第55页
     ·质量评定模块第55-56页
     ·系统管理第56-57页
   ·系统实施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系统关键技术第59-73页
   ·试验检测、质量检验、质量评定模块集成第59-61页
     ·试验检测、质量检验、质量评定集成业务处理流程第59页
     ·试验检测、质量检验、质量评定集成分析与目标第59-60页
     ·试验检测、质量检验、质量评定设计第60-61页
     ·NET 环境下 Excel 操作控件开发第61-64页
     ·开发控件的优点第61页
     ·控件开发的理论技术第61-63页
     ·控件对象分析与设计第63-64页
   ·基于WebService 的压力机监测模块开发第64-70页
     ·模块开发背景第64页
     ·模块设计目标第64页
     ·模块功能需求分析第64-65页
     ·模块模块划分第65页
     ·模块数据库设计第65-66页
     ·模块网络拓扑结构第66-67页
     ·数据采集组件实现第67-69页
     ·系统查询分析实现第69页
     ·模块与集成化质量控制系统集成第69-70页
   ·权限控制模块开发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结论第73页
   ·不足与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 A第79-80页
综述第80-89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详细摘要第89-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AS的海关管理系统
下一篇:神经网络在车牌识别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