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1章 景天属3 种植物药的研究概况 | 第13-22页 |
·药材鉴定 | 第13-14页 |
·含量测定 | 第14-15页 |
·垂盆草 | 第14页 |
·佛甲草 | 第14-15页 |
·凹叶景天 | 第15页 |
·化学成分 | 第15-17页 |
·垂盆草 | 第15-16页 |
·佛甲草 | 第16-17页 |
·凹叶景天 | 第17页 |
·药理作用 | 第17-19页 |
·垂盆草 | 第17-19页 |
·佛甲草 | 第19页 |
·临床应用 | 第19-20页 |
·垂盆草制剂治疗肝炎 | 第19-20页 |
·垂盆草脉健方治疗肢体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 第20页 |
·垂盆草治疗压疮、暑疖和痈 | 第20页 |
·垂盆草注射液治疗各类角膜溃疡 | 第20页 |
·小结 | 第20-22页 |
第2章 景天属几种植物药叶表皮特征的比较研究 | 第22-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材料 | 第22-23页 |
·方法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6页 |
·景天属6 种药用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特征 | 第23-35页 |
·不同产地同种植物成熟叶表皮特征 | 第35-36页 |
·景天属6 种植物药叶表皮气孔器特征 | 第36页 |
·六种植物叶表皮细胞的共性与特征 | 第36-39页 |
·叶表皮细胞的形态与一般特征 | 第36-37页 |
·气孔大小 | 第37-38页 |
·气孔长宽比 | 第38页 |
·气孔指数 | 第38页 |
·气孔密度 | 第38页 |
·六种药用植物的叶表皮细胞鉴别检索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第3章 景天属3 种植物药总黄酮含量测定 | 第40-49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40-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仪器与试剂试药 | 第40-41页 |
·方法 | 第41-46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1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1-42页 |
·显色与测定方法 | 第42页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42-43页 |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43-44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44-45页 |
·样品含量测定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总黄酮含量与样品采收期 | 第46-48页 |
·总黄酮含量与产地 | 第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第4章 景天属3 种植物药总黄酮提取纯化 | 第49-56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49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9-54页 |
·含量测定 | 第49-51页 |
·垂盆草总黄酮纯化方法的比较 | 第51-52页 |
·佛甲草总黄酮的纯化 | 第52-53页 |
·凹叶景天总黄酮的纯化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56页 |
第5章 景天属3 种植物药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 | 第56-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材料 | 第56-57页 |
·方法 | 第57-58页 |
·结果 | 第58-61页 |
·三种植物药各提取部位的制得 | 第58页 |
·三种植物药各提取部位对体外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58-59页 |
·三种植物药各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的比较 | 第59-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
附录B 有关植物照片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