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朝鲜朝梦字类汉文长篇小说产生的背景 | 第15-22页 |
| ·朝鲜朝历史文化背景 | 第15-18页 |
| ·朝鲜朝梦字类汉文长篇小说的创作背景 | 第18-22页 |
| 第三章 朝鲜朝梦字类汉文长篇小说的主要思想观念 | 第22-41页 |
| ·哲学观 | 第22-28页 |
| ·积极入世观 | 第22-24页 |
| ·消极出世观 | 第24-26页 |
| ·不灭轮回观 | 第26-28页 |
| ·战争观 | 第28-31页 |
| ·谴责战祸灾乱 | 第28-29页 |
| ·歌颂爱国情操 | 第29-31页 |
| ·爱情观 | 第31-36页 |
| ·赞美坚贞爱情 | 第32-35页 |
| ·贬斥妻妾争宠 | 第35-36页 |
| ·家庭观 | 第36-41页 |
| ·士大夫的齐家理念 | 第36-37页 |
| ·赞成一夫多妻制 | 第37-41页 |
| 第四章 朝鲜朝梦字类汉文长篇小说的人物形象 | 第41-54页 |
| ·男性形象 | 第41-45页 |
| ·青年男子形象 | 第41-43页 |
| ·伪君子形象 | 第43-45页 |
| ·女性形象 | 第45-54页 |
| ·持家女形象 | 第45-47页 |
| ·败家女形象 | 第47-49页 |
| ·艺妓女形象 | 第49-51页 |
| ·奴仆女形象 | 第51-54页 |
| 第五章 朝鲜朝梦字类汉文长篇小说的叙事特色 | 第54-63页 |
| ·叙事方法 | 第54-58页 |
| ·丰富多彩的预序 | 第54-57页 |
| ·悬念重重的倒叙 | 第57-58页 |
| ·叙事视角 | 第58-63页 |
| ·全知视角 | 第58-60页 |
| ·限知视角 | 第60-63页 |
| 第六章 朝鲜朝梦字类汉文长篇小说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联 | 第63-74页 |
| ·章回体模式的借鉴 | 第63-65页 |
| ·韵散相间叙事模式的借鉴 | 第65-67页 |
| ·中国典故的借用 | 第67-71页 |
| ·中国背景的借用 | 第71-74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谢辞 | 第80-81页 |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