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 关于穿越现象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 对现有研究状况的评价 | 第14-16页 |
一、“穿越”概述 | 第16-22页 |
(一) “穿越”相关概念探讨 | 第16-18页 |
(二) 影视剧“穿越”现象的由来与发展 | 第18-22页 |
二、穿越剧现状分析 | 第22-32页 |
(一) 穿越剧的分类 | 第22-29页 |
1. 现有穿越剧分类标准评述 | 第22-23页 |
2. 穿越剧的分类方法和体系 | 第23-29页 |
(二) 中外穿越剧比较 | 第29-32页 |
三、穿越剧兴起的意义 | 第32-44页 |
(一) 丰富了影视的体裁和题材 | 第32-34页 |
(二) 情境设置等方面跳出传统窠臼 | 第34-41页 |
1. 传统戏剧因果律的颠覆 | 第34-35页 |
2. 扩大了“情境”的自由度,充分挖掘人物性格 | 第35-39页 |
3. 单部作品多重生命的展现 | 第39-41页 |
(三) 传统影视剧主动融合网络媒体吸引年青观众的成功尝试 | 第41-44页 |
四、穿越剧的美学特征 | 第44-54页 |
(一) 游戏化 | 第44-48页 |
(三) 不确定性 | 第48-50页 |
(四) 碎片化与拼贴 | 第50-52页 |
(五) 对元叙事、权威的解构 | 第52-54页 |
五、结语:问题与展望 | 第54-59页 |
(一) 当前我国穿越剧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4-57页 |
1. 消解历史 | 第54-56页 |
2. 想象力匮乏与文化再循环 | 第56-57页 |
(二)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