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电子设备论文

散射体无源互调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引言第7-8页
   ·PIM 研究现状第8-13页
     ·无源互调理论研究第8-9页
     ·无源互调电平测量方法研究第9-13页
   ·时域电磁计算方法第13-14页
     ·时域物理光学法第13-14页
     ·时域有限差分法第14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15页
第二章 无源互调阶数及频率计算第15-23页
   ·引言第15页
   ·无源互调的概念及特点第15-16页
   ·器件非线性特性及 PIM 产生机理第16-19页
     ·器件非线性特性第16-17页
     ·PIM 产生机理第17-19页
   ·PIM 频率及阶数预测第19-23页
第三章 考虑接触非线性的无源互调分析第23-43页
   ·引言第23页
   ·接触非线性 PIM 分析方法第23-35页
     ·TDPO 公式第23-26页
     ·TDPO 的非线性拓展第26-32页
     ·时域散射场的傅里叶变换第32-34页
     ·不同方向均有一维接触非线性区域情况第34-35页
   ·影响 PIM 的因素仿真分析第35-41页
     ·不同非线性结构对 PIM 的影响第35-37页
     ·同一非线性模型下影响 PIM 的因素分析第37-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考虑材料非线性的无源互调分析第43-65页
   ·引言第43页
   ·FDTD 基本原理第43-58页
     ·FDTD 计算公式与 Yee 元胞第44-49页
     ·数值稳定条件第49-50页
     ·吸收边界条件第50-53页
     ·入射平面波的实现第53-56页
     ·近-远场变换第56-58页
   ·改进的 FDTD 计算方法第58-62页
     ·材料非线性电磁模型第58页
     ·改进的 FDTD 计算方法第58-61页
     ·仿真实例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工作总结第65页
   ·工作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临近空间飞行器测控系统的分布式仿真平台研究
下一篇:考虑热变形的可展开天线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