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拱桥结构损伤识别的背景 | 第8-9页 |
·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概述 | 第11-14页 |
·桥梁损伤识别的模型修正类方法 | 第11-12页 |
·桥梁损伤识别的动力指纹类方法 | 第12-13页 |
·损伤识别的智能类方法 | 第13-14页 |
·目前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拱轴的损伤识别研究 | 第17-54页 |
·概述 | 第17-18页 |
·传统的基于动力特性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8-24页 |
·基于频率改变的损伤识别技术 | 第18-20页 |
·拟合振型进行损伤识别 | 第20-21页 |
·基于柔度改变的损伤识别技术 | 第21-22页 |
·基于曲率模态的损伤识别技术 | 第22-23页 |
·基于模态应变能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23-24页 |
·拟采用的基于动力特性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24-29页 |
·基于柔度差二阶导数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24-27页 |
·基于位移模态四阶导数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27-29页 |
·拱轴损伤识别的算例分析 | 第29-52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29-30页 |
·损伤识别分析 | 第3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分区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 | 第54-74页 |
·引言 | 第54页 |
·拱桥分区损伤识别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 | 第54-59页 |
·分区损伤识别的基本思想 | 第54-55页 |
·分区损伤识别的实现过程 | 第55页 |
·动态子结构法的基本理论 | 第55-59页 |
·分区损伤识别法的数值验证 | 第59-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石棉大渡河大桥损伤识别研究 | 第74-88页 |
·工程概况 | 第74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74-75页 |
·石棉大渡河损伤识别研究 | 第75-87页 |
·损伤定位 | 第75-85页 |
·损伤程度识别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总结 | 第88-89页 |
·展望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