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泾区块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10-11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1-20页 |
·构造特征 | 第11-15页 |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第11-13页 |
·中生代以来的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第13页 |
·区块构造特征 | 第13-15页 |
·地层划分 | 第15-20页 |
·三叠系上统延长组划分 | 第15-17页 |
·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划分 | 第17-20页 |
第3章 成藏地质要素分析 | 第20-48页 |
·烃源岩 | 第20-26页 |
·有机质丰度 | 第20-22页 |
·机质类型 | 第22-24页 |
·有机质成熟度 | 第24-26页 |
·储层 | 第26-46页 |
·储层宏观展布特征 | 第26-28页 |
·储层微观特征 | 第28-46页 |
·输导层与盖层分析 | 第46-48页 |
第4章 成藏作用分析 | 第48-53页 |
·烃源岩热演化史、生、排烃史分析 | 第48-49页 |
·圈闭 | 第49页 |
·成藏作用过程 | 第49-53页 |
第5章 成藏模式研究 | 第53-58页 |
·成藏动力系统 | 第53-56页 |
·油气成藏模式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