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指标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 ·实用价值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案 | 第14-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特色及创新 | 第14-15页 |
| ·拟采用的步骤 | 第15页 |
| ·拟采用的分析模型 | 第15-16页 |
| ·实验设想及预期目标 | 第16-17页 |
| ·现场观测(测试) | 第16页 |
| ·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 | 第16页 |
| ·理论分析 | 第16页 |
|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16页 |
| ·预期目标 | 第16-17页 |
| 2 矿井概况 | 第17-26页 |
| ·交通和位置 | 第17-18页 |
| ·矿井设计 | 第18页 |
| ·地质概况 | 第18-22页 |
| ·地层 | 第18-22页 |
| ·区域构造位置 | 第22页 |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22页 |
| ·井田构造 | 第22-26页 |
| 3 瓦斯赋存规律 | 第26-39页 |
| ·矿井瓦斯 | 第26页 |
| ·褶曲及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26-28页 |
| ·断层及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28页 |
| ·上覆基岩和埋深对瓦斯含量的影响分析 | 第28-32页 |
| ·瓦斯含量与上覆基岩的关系 | 第29-30页 |
| ·瓦斯含量与埋深的关系 | 第30-31页 |
| ·煤层厚度对瓦斯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构造软煤特征及其演化 | 第32-35页 |
| ·煤层瓦斯压力及相关参数测定 | 第35-38页 |
| ·煤层瓦斯压力测定 | 第35-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突出危险因素筛选及主控因素确定 | 第39-53页 |
| ·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适用性分析 | 第39-44页 |
| ·瓦斯指标的筛选 | 第39-41页 |
| ·煤体结构指标 | 第41-42页 |
| ·地应力和地质构造指标 | 第42-43页 |
| ·突出预兆 | 第43-44页 |
| ·日常预测指标 | 第44页 |
| ·主控因素确定 | 第44-47页 |
| ·突出危险性预测敏感指标确定分析模型建立 | 第44页 |
| ·训练样本的选取 | 第44-45页 |
| ·建立模糊相似关系 | 第45页 |
| ·求模糊等价相似矩阵 | 第45-46页 |
| ·聚类 | 第46-47页 |
| ·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综合分析确定方法 | 第47页 |
| ·敏感指标确定方法在余吾矿区的应用 | 第47-51页 |
| ·预测指标现场原始数据的收集及测定 | 第47-48页 |
| ·计算结果及敏感指标分析 | 第48-51页 |
| ·敏感指标确定方法的验证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 突出危险性临界值确定 | 第53-58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3#煤层危险指标及临界值 | 第53-56页 |
| ·日常预测指标的临界值 | 第53-56页 |
| ·临界指标验证和方法的考察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一、结论 | 第58-59页 |
| 二、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作者简历 | 第64-6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