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贪污贿赂罪论文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引言第6-7页
第一章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概述第7-13页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法沿革第7-10页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罪名和概念第10-13页
  (一)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罪名的争议第10-11页
  (二)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概念的争议第11-13页
第二章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主体研究第13-25页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主体的界定第14-21页
  (一) 公司、企业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第14-18页
  (二) 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第18-21页
 二、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的主体资格的界定第21-25页
  (一) 提供劳务的工作人员的主体资格第21-22页
  (二) 受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委托的人员主体资格第22-23页
  (三) 与用人单位构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主体资格第23-25页
第三章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罪过形式探析第25-29页
 一、犯罪的直接故意的认定第25-27页
  (一) 直接故意的认识要素第25-26页
  (二) 直接故意的意志要素第26-27页
 二、间接故意是否可作为本罪的罪过形式第27-29页
  (一) 关于间接故意是否可作为本罪的罪过形式的争论第27-28页
  (二) 间接故意不应作为本罪的罪过形式第28-29页
第四章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客观方面争议问题探讨第29-38页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第29-33页
  (一)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否应包括间接利用本人职权第29-31页
  (二)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否应包括利用将来或过去的职务上的便利第31-32页
  (三) 与受贿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区别之处第32-33页
 二、“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认定第33-34页
  (一) 索取他人财物的认定第33页
  (二) 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认定第33-34页
 三、“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否应为本罪的构成要件第34-38页
  (一)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争论第34-35页
  (二) “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应作为本罪的构成要件第35-38页
第五章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刑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第38-43页
 一、现行刑法关于本罪刑罚的规定第38-39页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罚设置的不足第39-41页
  (一) 自由刑设置偏重第39-40页
  (二) 财产刑处罚力度不足第40-41页
  (三) 资格刑功能缺失第41页
 三、完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罚设置的建议第41-43页
  (一) 明确本罪犯罪数额的具体标准第41-42页
  (二) 增设罚金刑第42页
  (三) 增设资格刑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5-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受贿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以《联合国反腐公约》为视角
下一篇: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