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学术史回顾 | 第9-11页 |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1-12页 |
| ·论文运用材料及撰写方法 | 第12-13页 |
| 1 北宋时期密州地区概况 | 第13-18页 |
| ·北宋时期密州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 第13-14页 |
| ·北宋时期密州行政区域概况 | 第14-18页 |
| 2 北宋时期制度政策与密州区域经济的关系 | 第18-30页 |
| ·沉重赋役与土地私有 | 第18-23页 |
| ·密州区域经济与赋役制度 | 第18-20页 |
| ·土地私有与兼业盛行 | 第20-23页 |
| ·禁酒榷盐 | 第23-26页 |
| ·榷酒制度与密州榷场务 | 第23-24页 |
| ·榷盐制度与密州涛雒盐场 | 第24-26页 |
| ·“熙宁新政”试行区域之一 | 第26-30页 |
| ·方田均税法 | 第27-28页 |
| ·青苗法 | 第28-30页 |
| 3 北宋密州草市镇发展及区域经济特点 | 第30-46页 |
| ·密州地区草市镇分布及繁荣发展 | 第30-38页 |
| ·密州草市镇的兴盛和分布 | 第30-33页 |
| ·北宋时期密州区域经济特点 | 第33-38页 |
| ·密州市舶司 | 第38-46页 |
| ·密州板桥镇市舶司设立始末 | 第38-40页 |
| ·密州市舶司基本职能 | 第40-45页 |
| ·密州市舶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第45-46页 |
| 4 牙人、官吏与密州区域经济的关系 | 第46-51页 |
| ·小生产者与市场之间的过渡环节——驵侩、揽户、行钱 | 第46-47页 |
| ·密州区域经济活动的辅助人物——密州官吏 | 第47-51页 |
| 结束语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